首页>王军 > 正文

凝心汇智 建言献策!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温江区代表团举行第三、四次会议

来源:温江融媒 2025年02月27日 22:41

图片


2月27日,出席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温江区代表团举行第三、四次会议,继续审议市政府工作报告,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市法院工作报告、市检察院工作报告等。马烈红主持会议,王军、马良清、邵波、唐晓东等代表发言。


王军代表说,市政府工作报告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措施具体,是一个高举旗帜、催人奋进、拼搏实干的好报告,我完全赞同。温江区将始终坚持“践行国家使命、落实省市部署、体现温江担当”的政治站位,主动在成都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中找准定位,自觉在做大做强做优城市核心能级的总体要求中找准方向,扎实推进“立园满园”、“进解优促”、改革创新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幸福温江·美好之城”,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成都新篇章贡献温江力量。一是聚焦“立园满园”,提升园区规模能级,优化园区运行机制,打造产业增长极。二是聚焦“创新创造”,高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培育发展动力源。三是聚焦“公园城市”,深化城乡融合发展,优化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城市美誉度。四是聚焦“进解优促”,以优先效率让企业投资放心,以优质服务让企业创业舒心,以优良环境让企业经营安心,提高企业获得感。五是聚焦“民生优先”,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筑牢城市安全底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建议:一是加大对温江区轨道交通建设支持力度,将地铁11号线纳入第六期规划建设,加快13号线2期建设并增设市五医院、共耕片区站点,延伸4号线3期至金马站,缓解重点区域交通压力。二是加快推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出台专项政策强化土地、资金保障,聚集涉农重大项目与科创平台。


马良清代表说,几个报告都是求真务实的好报告,我完全赞同。市政府工作报告,总结2024年成绩鼓舞人心,谋划2025年目标催人奋进,工作部署措施有力,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一是对标对表,聚力落实,成就显著;二是科学研判,强化担当,目标明确;三是保持定力,科学作为,措施具体。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远,以事实和数据说话,在科学民主立法、依法开展监督、服务保障代表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充分体现了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中心依法履职,全力服务改革发展大局,展示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计划报告、预算报告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具体规划,对财政资金作出了详实安排。市法检两院,紧紧围绕中心大局,公正司法、为民司法,工作中开拓创新,在严惩犯罪、维护安全稳定、维护公平正义等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成都新篇章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温江区人大常委会将在市人大的精心指导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抓好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一是及时传达学习,深刻领会大会精神;二是广泛深入宣传,凝聚共识助力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强监督与支持,助推大会精神落地见效;四是搞好服务保障,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邵波代表说,市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重点工作部署紧扣中心大局、定位精准、系统全面,是一份鼓舞士气、激励奋进的好报告,我完全赞同。建议:站位更具前瞻性的视野格局,坚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定力,以更富尊重与包容的精神,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一是适应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趋势,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多层次实验室体系,聚力打造产学研结合的科创平台;各行业领域进行全面梳理,大力培育科创企业,针对性地支持抢占新赛道。瞄准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推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鼓励“双一流”和“双高”院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上协同创新。二是围绕战略腹地建设,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突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的力量整合,聚焦“两重”“两新”谋划项目;面向为西南地区和西部地区服务,争取布局重大战略项目,做强枢纽功能;按照产业备份要求,坚持建圈强链,在绿色发展基础上突出发展智能制造产业。三是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新模式;创新医疗健康、运动休闲、文化创意、绿色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建设零碳园区、零碳社区、零碳企业绿色科技发展新高地。


会场气氛热烈,代表们发言踊跃,一致表示赞成各项工作报告。柯浩、陈龙奇、王力军、祝鸣川、谢清松、刘建余、颜泽菊、陈飞等代表先后发言,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人才引育、交通建设、医疗改革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微信图片_20210727163243.png

记者:廖振宇、李晓明

编辑:杜儿、陈彦儒

审核:高舒婷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