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学习苏州先进做法 全面提升园区运营能力 ——温江园区专业化运营管理专题研讨班纪实
为学习借鉴苏州工业园在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经验做法,促进温江园区专业化运营管理能力升级,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在苏州成功举办了园区专业化运营管理专题研讨班。
开班仪式
一、学习概况
2021年7月4日至10日,温江园区专业化运营管理专题研讨班一行到苏州工业园开展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研讨班采取专题讲座、现场教学,集体研讨、分组汇报等教学方式,系统学习了《苏州工业园开发建设与运营管理》《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等课程,实地考察了苏州工业园区展示中心、苏州工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东沙湖基金小镇、苏州工业园景城邻里中心,对“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对温江的借鉴意义”“温江如何把握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大势”等课题进行了分组讨论,研讨班取得预期效果。
专家授课
课间与授课老师交流
二、他山之石
苏州工业园区,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于1994年2月批准设立为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2020年,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07亿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7亿元,跃居国家级高新区第4位,并且连续5年位居全国经开区第1位。其主要经验做法如下。
一是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在组织架构方面,苏州工业园将整个区域划分为高端制造与国际贸易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金鸡湖中央商务区4个产业功能区,并相应设置党工委、管委会,形成“两条线、两手抓、两促进”管理格局。在园区运营方面,实行“产业园+专业国有公司”的“1+1”运作模式,设立国际科技园、纳米城、生物医药产业园三大特色新兴产业园区,每个产业园分别对应设立1家专业国有公司。园区管委会负责三大产业园的发展规划与战略、政策制定及组织实施,专业公司负责基础设施开发、招商引资、项目管理等经济任务,明晰各自的职责边界范围,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二是坚持产才融合。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动开放与创新结合,汇聚各类创新资源,形成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放实验室以及创业支撑服务平台的三大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在人才招引方面,园区精准掌握各产业领域人才需求,出台一系列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科技成果对接转化制度,全方位赋能新兴科技产业发展。
三是强化金融支持。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园区以“市场化”投融资运营为手段,打造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平台,逐步建立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机制。截至2021年4月,园区金融类机构总数超1100家,私募基金规模达2500亿。
四是优化营商环境。在政务服务方面,苏州工业园区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指引,建立起“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服务体系,为园内企业及个人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在生活配套方面,注重来苏创业者体验,提出“1+1+1”理念,即生产、生活、生态环境都放在第一位,合理布局“职—住—商”空间,构建起城市级、片区级、邻里级、居住小区级四级商业体系。
现场教学
小组研讨
三、对温江的启示
一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进一步理顺园区管委会与国有企业的职责关系,建立“管委会+专业运营公司”互动机制,实现“政府+市场”共治。管委会承担战略定向、统筹协调、政策研究、规划设计、统计考评等管理职能;专业公司负责园区设施建设、综合开发、产业招商、资本运作、入园企业服务等经济职能,充分调动市场积极性。在人事制度方面,要进一步破除传统行政机构思维定式,赋予产业功能区在人员规模、人员选聘、薪酬体系等方面更大自主权限,按照企业管理、市场化运作的理念,进一步整合机构、精简人员、优化薪酬、提升效率,积极鼓励有能力、懂业务的人到园区工作,激发“干事业”活力。
二是进一步加强产业发展能力。聚焦“三医+大数据/AI”现代产业体系,深度梳理三医产业各细分领域发展现状,横向对比西南其他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精选产业发展赛道,重点打造具有本土优势的细分领域特色产业。同时,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技术平台建设,加强与国际国内一流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构建技术创新中心;鼓励龙头企业自建产业技术、工程(技术)等研究中心;鼓励国资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逐步构建多元化、市场化、现代化的研发创新机构和公共服务机构集群,赋能产业发展。
三是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充分发挥产业基金培育扶持作用。逐步整合区内政策性资金,探索以注册资本金形式注资区属国有公司,设立温江区自主管理的直投公司基金,主要投向市场化基金投资失灵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人才项目,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基金投早、投小、投长。进一步加大与国内著名基金管理机构交流合作,扩大投资基金总规模,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杠杆放大、防范风险”的原则,优化财政出资条件、返投条件和指标设置,提升投资机构在区内活跃度,为我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小金融环境,实现政府领投、社会化跟投接力前行。
四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做强“温馨办”服务品牌,学习苏州工业园政企银合作的方式,拓展“温馨办”线下服务载体,在各产业园区、商圈载体设立政务服务载体、自助服务终端,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米”。在服务企业方面,进一步做优线上企业服务平台,在现有平台基础上完善专业中介服务网络,积极整合社会化第三方服务资源,为企业提供研究开发、技术服务、财税法律、管理咨询、成果转化等覆盖企业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