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课堂!“鱼凫小记者”这样解锁城市美好→

7月31日
由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
区融媒体中心、团区委联合主办的
2025“鱼凫小记者”
新时代文明实践暑期训练营
在结束两期活动后
圆满结营

在以“童行金温江,文明少年游”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中,近百名“鱼凫小记者”以脚步丈量城市、用眼睛发现美好,在信息传播、文化感悟、产业认知与技艺体验的多元实践课堂中,领略温江的产业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和生活之美,进一步拓宽眼界、收获知识、增长技能。
●
●
●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小记者冉霂宸。今天我们来到‘盆景之家’,川派盆景作为中国四大盆景之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匠心传承·非遗新力量”主题活动现场,小记者们手持话筒,讲述川派盆景的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小记者们还积极参与微盆景制作,感受盆景制作技艺。小记者干亦霖兴奋地分享:“通过参与制作,让我了解了立干式、悬崖式等多种盆景。”小记者蔡书薇则计划用学习到的制作技艺,为家里的各类盆栽“造型”。

从非遗浸润到产业探秘,小记者们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每一步探索都充满新奇与惊喜。走进中农·超级植物工厂,科技兴农的蓬勃力量在这里生动展现。小记者张紫芯和张宸菲化身“农业记者”实地体验,带着镜头记录采摘黄瓜的喜悦:“摘黄瓜要小心刺,旋转着轻轻摘下才不会受伤。”刘宇航则专注地观察着种植流程,从中读出了“新农人”的责任,他说:“从育苗、灌溉到营养调配,每个环节都凝聚着‘新农人’的心血。”

当小记者们步入四川蓝海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时,一排排巨型隧道施工设备立即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些设备比我想象的还要震撼!”小记者张正兴一边记录一边感叹,“它们不仅体型庞大,还有很多先进的工程技术。”小记者昌凌旭仔细观察着设备,补充道:“原来我们生活中穿过的隧道,背后是这么智能的‘温江智造’!”

此外,在两期主题实践活动中,小记者们深入探访中医大博物馆和川藏公路博物馆,在历史的厚重感中追寻城市文化根脉;前往温江烈士陵园瞻仰学习,让红色精神滋养幼小心灵;走进区消防救援大队,在实战演练中播撒责任与勇气的种子;走进区融媒体中心、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零距离体验新闻采编全流程,系统学习全媒体时代的小记者专业技能。
这场“行走的课堂”
不仅让小记者们对温江
有了更为立体生动的了解
也让他们学会
用镜头记录城市美好
用文字讲述身边故事
成为文明新风的传播者、城市声音的传递者



“鱼凫小记者”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作为温江“双中心”建设的重要实践,巧妙融合“童眼看温江”视角,通过系列主题活动引导青少年深入了解温江历史文化、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将传统文化传承、现代产业认知与新闻素养培育熔于一炉,成为连接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特色品牌。


自2022年启动以来,“鱼凫小记者”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持续整合文旅、教育、企业等资源,由温江融媒记者、企业负责人、非遗传承人等组成导师团队,带领青少年感知历史、探秘城市、实训技能、践行文明。

黄子萱说,从参与者到服务者的身份转变,让她更深刻地体会到活动的意义,她衷心希望活动越办越精彩,惠及更多青少年。
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双中心”建设,接续办好“鱼凫小记者”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留位·“趣”夜校等品牌活动,推动“双中心”互通互融、同频共振,打通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营造浓厚的“温江一家亲”城市氛围。
记者:唐玉林 邱书洋
编辑:刘娜
审核:吴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