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凫小记者”走进温江,感受科技产业文化魅力
童行金温江,文明少年游。7月23日,由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融媒体中心、团区委共同主办的2025“鱼凫小记者”新时代文明实践暑期训练营第一期活动开启第二天旅程。近40名“鱼凫小记者”背着采访本、带着好奇心,先后走进四川STEAM科创教育科普基地、成都圣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染空寺蜡染艺术院,在科技的奇妙、产业的活力与文化的韵味中,近距离触摸家乡温江的发展脉搏。
清晨的阳光带着夏末的清爽,九点刚过,小记者们便迎着微风走进位于成都师范学院内的四川STEAM科创教育科普基地。一踏入基地,学习中心的智能设备、体验中心的互动装置、创新中心的实验台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快来看!这台机器狗会跳舞!”机器狗按指令完成转身、跳跃,灵活的姿态引得小记者们阵阵欢呼。随后,大家分组体验:有的操控小型无人机在室内平稳穿梭,有的凑在实验台前观察电路板上闪烁的灯光,还有的鼓起勇气走进“法拉第笼”,在老师的指导下感受静电“滋滋”的奇妙触感。

“刚才操作无人机的时候特别紧张,生怕控制不好摔下来,但当它平稳升空的那一刻,我觉得太神奇了!”“鱼凫小记者”解彦喆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
午后阳光渐盛,小记者们走进成都圣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大门。一进生产车间,智能化流水线便映入眼帘:原料经过自动筛选、精准配比、无菌搅拌,最终封装成一袋袋熟悉的调味品,整个过程几乎看不到人工操作。企业负责人笑着介绍:“我们现在能为全国3000多家餐饮企业定制调味方案,靠的就是科技赋能。”

“以前听爸爸说调味品生产,总觉得是大锅熬煮的样子,今天一看完全颠覆了想象!”“鱼凫小记者”王维泽的父亲从事调味品相关工作,从小耳濡目染的他对生产线格外关注。

染空寺蜡染艺术院蜡染的蓝白纹样在夕阳下格外雅致。小记者们先在历史展厅驻足,“这是苗族的‘蝴蝶纹’,那是布依族的‘万字纹’,每种纹样都藏着老祖宗的故事。”在蜡染制作体验区,老师手把手教大家用蜡刀蘸取熔蜡,在白布上勾勒图案。“鱼凫小记者”孙佳杨:“看着布料浸入染料,再慢慢显现出蓝白花纹,那种成就感太特别了!”
一天的行程落幕,小记者们的采访本上记满了见闻,手里捧着机器狗模型、美味的食物、自制的蜡染作品,收获满满。“这次活动让孩子们跳出课堂,在科创基地触摸科技温度,在企业车间感受产业活力,在非遗工坊传承文化根脉。”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
接下来,小记者们还将走进区消防救援大队,参观消防装备、接触救援器械,近距离了解消防员的日常训练、工作环境与应急处置流程,在真实场景中感受“火焰蓝”的责任与担当。
记者:唐玉林 邱书洋
编辑:小米
审核:陈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