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 正文

田为纸稻为墨,温江这幅稻田画迎来最佳观赏期→

来源:温江融媒 2025年07月11日 18:12
图片


盛夏时节

位于万春镇和林村的和林稻海

迎来了游客

大家以绿油油的稻田为背景

拍照打卡

或登上观景台观赏稻田画

绿油油的稻田、古朴的村庄

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扑面而来


图片


“真漂亮啊!”稻田的风拂过,即将拔节的水稻摇头晃脑,美不胜收。背着相机、反光板等专业设备的蒋先生正在和老婆孩子选角度拍照。



“很早就在网上看到和林稻海的风景很不错,过来一看,果然漂亮,拍照也很出片。放松心情的同时,放暑假的孩子也能在田间了解到农耕文化,感受田园氛围,这是课本上学习不到的。”


——游客 蒋先生



登上观景台,又是另一番风景。只见绿色稻田里用黑色和黄色水稻画出“温江一家亲”字样以及温江城市符号和熊猫图案,在田垄间勾勒出一幅跨越时空、萌态可掬的生动图景,呈现具有成都元素、温江特色的大地景观。此时,水稻还未拔节抽穗,正是稻田画欣赏的最佳时期。


图片

和林稻海


图片
图片


“很多人看到稻田画后都会问我,稻田画中的‘黑色’和‘黄色’是给水稻染色吗?其实不是,这是我们院水稻研究团队与高校选育出来的两种景观专用水稻新品种——彩叶水稻。”

图片

记者从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了解到,稻田画的绘制来自该院的水稻研究团队,团队负责人、四川水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张帆介绍,稻田画里应用到的“黑色”是西大紫叶1号,“黄色”则是西大黄叶2号。


图片
图片


事实上,除了彩叶水稻,还有彩穗水稻,这些水稻除了能观赏外,产出的稻米还可以食用,艺术的魅力与丰收的喜悦在田野间共同绽放。“团队长期开展彩色水稻种质资源鉴选及栽培应用研究,连续多年在成都及省内各地开展稻田生态景观栽植应用,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走进田间。”张帆介绍,与过去传统农业不一样,近年来,各地致力于发展观光农业,通过稻田画这样的田间艺术不仅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打卡,开展研学、科教活动,带动乡村周边的餐饮、住宿,提高了村民的收入,促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那么稻田画是如何绘制的呢

和林稻海稻田画长90米、宽60米

有文字、图案

要想巧妙在稻田里绘制出来

可是需要一番功夫

过去绘制带着提前设计好的图案

依靠多人协作在田间打格子定点栽插

不仅费时费力,人工成本还高昂

而且不适合大尺寸画面作业


图片



“告别过去传统的绘制方法,今年我们采用了GPS技术精准定位插竿、牵线、画轮廓、栽插,快速的同时,点位误差可以缩小到一两厘米,画大幅稻田画也很轻松,像和林稻海的稻田画就只花了半天时间,比传统人工布线网格定点栽插节省人力50%以上。”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团队负责人

四川水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 张帆



图片


以田为纸、以稻为墨

温江在希望的田野上“画”浪漫和梦幻

趁着周末

快和家人朋友

一起来打卡吧~



17084c518a214b52b45c019e987a258f.jpg

记者:刘嘉仪 郑希

图片:向实 孙天浩 何畔

编辑:彭棣 钟诚

审核:高舒婷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