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熟悉的温江,被他写成了诗→


近日,一组描绘温江风情的组诗《温江,一条温暖的河》在封面传媒首发后,引发广泛共鸣,众多读者在朋友圈转发分享,盎然的诗意持续流转。

这组诗以温江自然与人文为经纬,描绘了金温江诗意灵动的城市画卷。温江融媒记者在朋友圈发现这组诗作后,瞬时被诗中熟悉的城市意象和流淌的诗意所打动,第一时间联系到作者王耀军进行电话专访。

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诗人 王耀军
温江古称‘柳城’,是4000多年前古蜀鱼凫王国的发祥地。温江之水既流淌着古蜀国青铜的冷冽光泽,又蒸腾着藤椅茶碗的烟火暖意,不少亲友都住在温江,经常来温江,让我对温江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温江厚重的历史底蕴与鲜活的市井气息,激发了王耀军提笔书写的创作灵感,让他的文字在古韵与今风之间自然流淌。




据了解,为感受温江的人文肌理和城市脉动,王耀军多次探访鱼凫古城遗址,漫步在杨柳河、江安河畔,穿行于街巷之间,在搭乘地铁中体验时空交错。在他眼中,温江是古蜀文明的活态标本,历史与现代在此完美交融——锈蚀的月光沉在河底,地铁的流光划过青铜纹路,五千年的鱼凫文明与市井烟火在街巷间叠印,织就震撼人心的时空画卷。




这组诗以水为脉串联古今,从杨柳河的轻盈身姿到鱼凫古城的幽深记忆,最终抵达当下温江的脉搏。王耀军将此次创作视为“在时间纵深中展开一幅灵动的诗意地图”,更是一次“打捞液态地方志”的生动实践。“只要‘江安河还在溶解云影’,我手中的笔就不会为温江搁浅。”王耀军说,温江的诗意远不止于此,他将继续用诗句记录这座城的温度。未来更期待为温江谱曲,让“温江这条温暖的河”在跃动的音符中诗意流淌。

让我们一起赏读
↓↓↓

温江,一条温暖的河(组诗)
柳枝在河边垂下钓线

记者:唐玉林
编辑:彭棣 李林波 李滢滢
审核:吴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