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科普活动月掀起全民科技热潮
三月温江,春风吹拂金马河畔。温江区科学技术局(区科协)联动企业、科普阵地与志愿组织,打造了一场贯穿城乡的科普嘉年华,以"科技之春"为纽带,让硬核科技与市井烟火深度相融,绘就全民科学素养提升的生动图景。
随着科普系列活动的不断进行,又一批同学走进了川农大试验田。金灿灿的“川农30”小麦穗浪中,四川隆高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川农大的育种专家带领同学们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及深加工技术,以及小麦从野生草种到现代主粮的千年进化史,让同学们深刻理解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电子科大三医+AI科技园则上演“以‘演’筑防、以‘练’守护”的对话。参训者深入了解学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及常见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并头戴消防设备、手提灭火器、在相互协作中,直面虚拟化工厂的火灾危机。
在温江区,像这样的科普先锋企业不仅在科技创新领域成绩斐然,更在科普事业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他们凭借自身的专业技术和资源优势,将前沿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大众易于理解的科普内容,为提升公众科学素养贡献力量。
在惠美花境花木科技小院里,一场“绿动未来”的科普活动正在进行。借助电子设备,共同观看花卉新品种和设备,配合园艺专家的讲解,参与人员对新品种的优势及养护方法有了初步认识。大家来到种苗温室和园区,实地感受花卉生长环境和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原来每朵花都是精密的生命工厂!”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花卉让人赞叹不已。众人情不自禁地围绕花卉产业发展趋势、新品种应用前景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还与行业专家进行了专业和深度的交流。
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试验田,惠美花境花木科技小院不仅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为花卉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还是科普知识传播的前沿阵地,向大众普及花卉种植知识,促进农业发展与科普教育的融合发展。
科普基地赋能开启多彩科普之旅。当“都市小农夫”科普基地走进成都市温江区实验幼儿园,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种植蔬菜、观察植物生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制作植物标本,体验农耕乐趣,激发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在通平小学校园气象站,孩子们感受着大气的变化,同时线上气象科普课程也通过动画演示等多种方法,让抽象理论化为具象认知,带领着孩子们了解更多的气象知识,激发对气象科学的兴趣。
和盛镇柳岸社区的科普宣讲活动吸引了附近众多居民的关注,科普志愿者们借助大屏幕展示,通过“案例讲解+实验演示”的方式,让食品安全、健康养生、环保节能、应急避险等众多涉及日常生活又较为晦涩难懂的科技知识变得触手可及。
金马河畔的观鸟活动则上演着科技与自然的协奏曲。成都师范学院附小的"少年达尔文"们携带单双筒望远镜等器材和资料,在志愿者向导的协助下辨认鸟种,捕捉各种鸟类的振翅频率、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惯,共同编写出《温江的鸟类》。这种“公民科学家”培养模式,已经派出超过130支观鸟科考队,1800人次参与。
在赵家渡春台会,科技支农助农科普下乡宣传活动热闹非凡。老科协专家为田间农户讲解智能灌溉技术、解答农户问题、分发农业科普资料,号召农户要科技种植,走现代化农业之路。
各镇街志愿服务队及基层科普组织是科普工作的重要力量,他们深入社区、学校、乡村,将科学知识送到群众身边,为温江区的创新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支撑,让科学之光在温江大地持续闪耀。
当科普不再局限于知识灌输,而是成为全民参与的创新实践,科技创新的群众基础将愈发坚实,这正是加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的温江注解。接下来,温江区科协还将持续动员各方力量,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不断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着力构建“全域科普”生态圈,为温江创新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支撑。
记者:唐玉林
编辑:小米
审核:陈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