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关注!全国人大代表陶勋花聚焦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
2月25日上午
央视新闻频道
CCTV-13《朝闻天下》栏目推出
《履职一年间·全国人大代表陶勋花 加强数字乡村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专题报道
聚焦全国人大代表、
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党委书记陶勋花
扎根乡村、履职尽责的生动故事
随着数字技术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场景拓宽,陶勋花紧跟时代、抢抓机遇,带领村民开展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乡村产业多元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今年两会她将继续聚焦这一领域,为乡村振兴积极建言献策。
○
○
央视报道中,陶勋花在村里开展走访,了解村民们的需求。她说,最近春节刚过,村里游客明显减少,但这段时间正是她比较忙的时候,要提前把村里的工作一一安排好,还要继续走访调研。

据了解,近几年,除了传统的苗木产业,岷江村靠着区位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吸引了不少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多个创意农业与乡村旅游主题项目不断建成,村里有85人因此找到了固定工作,还有一些灵活用工的岗位。但在陶勋花看来还远远不够:“村里的项目还不是很多,解决就业的数量还比较有限。”
怎么样才能持续满足村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陶勋花就提出了要“加强数字乡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夯实数字乡村建设基础石”的建议。

在建议之外,陶勋花也主动作为,尝试带领村民们发展共享经济,接入村民可在线接单的用工小程序,打造乡村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在旅游旺季一天就能给全村带来10万元的收入。
但新的问题也出现了,由于知名度不高,客流不稳定,无法带来稳定的收入。为此,陶勋花做了不少调研,发现乡村的业态与城市的商圈不同,大多分散且不成体系。

“希望通过搭建一些正规的平台,让更多想来乡村投资、就业、玩的各类群体都能充分了解。”
陶勋花打算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提出相关建议:“我们想建一些平台数据,把乡村资源全部梳理整合到平台上,让更多人看到村里有啥,希望为乡村发展打开一扇门。
过去一年,岷江村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推动基层治理创新与发展。陶勋花将项目发展与党员服务紧密结合,打造了具有岷江特色的“书记工作室”品牌。她介绍,工作室主要听取群众心声,了解群众困难,一年里,研发了《乡村林盘垃圾分类探索:如何建立乡村垃圾管理闭环》《以文化人·共建和谐岷江》《“五搞”乡村治理之策》等课程,深入剖析乡村治理困难,创新破解难题办法,为群众搭建了牢固的“连心桥”。

在探索基层治理方面,岷江村通过学习湖南省油溪桥村“积分制”治理模式,制定出“岷江村积分制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并结合“川善治”基层治理平台,在平台内设置完善积分制、积分超市、村民信息等,并与亲邻超市结对,实现线上积分线下兑物。截至目前,全村群众录档积分3000多分,开展实物兑换活动三次。
“我们还以‘积分制’撬动开展文艺活动、院落议事,开展‘五清四定两美’工作,使村庄环境卫生显著改善,垃圾分类有序推进,公共设施维护优化,村民参与意识增强。”
陶勋花介绍,以“小积分”实现“大作为”,岷江村现已成功打造了杨家院子、乌龙岛和欢喜坡院落3个最美庭院,并全域推进院落、道路绿化彩化工作。

为了营造更加和谐友好的乡村氛围,岷江村还打造了亲邻坊·乡村1号馆,设有亲邻议事广场、各类超市及学堂等区域,全方位满足了不同人群需求,增强村民自治,提升了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推动乡村和谐发展。

此外,岷江村携手“乡建合伙人”、在村企业和专业机构,梳理出生态资源清单,创建了一套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建立了联结村集体、村民、企业的利益分配机制,走出了一条生态转化的新路子,成为四川省首个召开生态价值转化发布会的村(社区)。
记者:刘嘉仪 郑希
编辑:彭棣 刘娜
审核:高舒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