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如何赋能教育?温江这两所学校入选成都市首批试点→
近日
成都市教育局发布通知
首批遴选35所中小学
开展“人工智能+教学”试点
其中
温江两所学校入选
分别是
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温江区科创中学校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此前
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温江区科创中学校
在“人工智能+教学”方面已经有诸多探索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接下来
两所学校将按照试点任务
推进人工智能
赋能学习方式变革、教学方式变革
教学评价变革、教研方式变革
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教学”的
温江经验
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以“AI+点切灸”构建新型教研生态
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实验小学通过构建结构化智慧课堂,在每间教室均安装了一套HiTeach智慧教育系统,三到五年级每个学生都配备了一台IRS反馈器,技术“赋能”课堂教学的场景随处可见。
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以“基于人工智能的‘点切灸’
立体式慧教研”为核心
深度融合技术与教育
逐步构建起
“数据驱动、精准赋能、生态共享”的
新型教研生态
所谓“点”就是观课打点 ,“切”就是切片分析,“灸”就是形成结论建议。“点”具有精准定位的作用,在课前通过AI分析学情数据。“切”旨在深度剖析,利用AI回放课堂关键片段,开展实证分析。“灸”旨在持续优化,通过AI生成课堂报告,形成校本资源库,持续优化调整教学策略。
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校长赵蓉表示,“AI+点切灸”模式,以智能教研平台为支撑,通过“点关键问题——切片式研讨——持续增强”的闭环流程,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教师专业成长和课堂质量提升。
温江区科创中学校
全省率先建成独立的“智慧教育数据中台”
温江区科创中学校与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中心及多家科研单位、科技公司通力合作,在全省率先建成独立的“科创中学智慧教育数据中台”,实现了手环数据、人脸识别、精准教学、慧学星、缴费数据、点阵笔数据等联通融合,为全校师生教与学全过程提供数字化支持。
数据中台是对既有或新建信息化系统业务与数据的沉淀,是实现数据赋能新业务、新应用的中间、支撑性平台。温江区科创中学校充分利用“智慧教育数据中台”,不断提升教研科学性与实效性: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复盘并量化数据,为精准学习助力;“慧学星”能够精准画像学生个体,辅助教学检测;“点阵笔”可以收集数据并精准分析学情,为学生自主学习、高效学习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温江区科创中学校还成立了“人工智能+教学”跨学科教研组,开设了航空航天课程、人工智能AI+课程、脑科学及心理研究课程等科创课程,建设了航空航天中心、机器人创客中心、人工智能教学中心、跨学科实践学习中心,配备了航天模型、智能机器人、信息科技教学套件、物联网气象站套件等硬件设施,支持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实践操作和创新实验。
温江区科创中学校校长何国平表示,通过构建“教材、平台、教具”三位一体的人工智能创新教育体系,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素质教育新模式,推动数据赋能教学新应用,进一步增进了教与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人工智能正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推进“人工智能+教学”试点工作,强化区域教育数字化顶层设计,实施“1+1+4+N”场景建设,积极通过DeepSeek等AI智能体整合现有平台资源,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变革课堂形态、完善评价教研、引领试点辐射作用,推动教育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助推打造温江“品质教育”名片。
记者:简雪艳 彭月
编辑:彭棣 钟诚
审核:高舒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