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 正文

文化DNA 企业生长力 | 创新引领品质!蓝海智能共创聚心奔赴制造蓝海

来源:温江融媒 2025年02月24日 19:03

图片

文化,是企业的基因,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可持续发展。当前,温江正聚力“七个一批”推进“立园满园”攻坚,携手广大企业奋力打拼、合力攻坚,共同推动发展量质齐升、经济向上向好。记者陆续走进各园区企业,探寻企业发展的文化DNA,从文化赋能的角度,解码企业筑强高质量发展根基的创新实践。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成都温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四川蓝海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海智能”),一台台蓝绿相间的大型智能装备有序列阵,展示着企业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创新硕果与领先实力。





自2011年入驻温江以来,蓝海智能一直专注于矿山、水电、公铁路隧道、储能等地下工程领域重大装备的研发与应用,已发展成为国内先进的智能装备集成商。


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源泉,传递着企业的文化内核和发展向心力。这支“智造军团”,秉承“聚心品质,共创未来”的经营理念,以其对品质的执着追求与协同创新的文化内核,驱动企业持续突破技术壁垒,成功在传统制造的沃土中开拓出一片“新蓝海”,为“中国智造”注入新活力。


勇立潮头,破浪前行

今天

一起走进蓝海智能

以文化为切口

解读其“聚心品质,共创未来”的发展故事



创新为核

以品质铸就产品硬实力

记者来到蓝海智能技术中心时,研发人员正全神贯注地投入研发工作。电脑显示屏上排列着复杂的实验数据,团队成员分工明确、紧密协作,反复调试设备参数,力求尽早突破一项技术瓶颈。


 
 


     

从产品概念到落地,研发阶段无疑是最具挑战性的。为攻克技术难关,我们的研发团队经常聚在一起头脑风暴,不断碰撞出新的智慧与火花。


——蓝海智能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冯怀

 


创新,是蓝海智能的立身之本。为此,企业打造了一支自主核心技术研发团队,并组建行业领军人物为核心的“技能大师工作室”。这里汇聚了150多名研发人员,他们专注于凿岩设备、模喷工艺等核心技术攻关,致力于推动行业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



截至目前,蓝海智能已申请各类技术专利41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90余项,技术创新结出累累硕果。凭借其集成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安全性能,企业产品已覆盖全国30个省份,成功应用于280多个高速公路、铁路、水利等重点工程项目,助力攻克隧道1200余座。当前,正加速推动蓝海智能的系列产品乘风破浪,走向海外市场。



带教共创

以文化凝聚团队生长力

硬核技术的锻造离不开人才引擎的驱动。为持续释放创新裂变能量,蓝海智能全力打造学习型企业,开设“蓝海学院”,从每周定制的研发、生产、营销等专业化课程到覆盖全业务链的“导师带教制”,为学员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系统性培训。


 
 


     

我去年刚毕业,在蓝海学院接受了为期半年的系统培训,学习了电气、液压、结构等专业性知识,对我个人成长帮助很大,也更加坚定了我深耕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蓝海智能员工、蓝海学院学员 赵伟

 


值得一提的是,蓝海智能还与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深度合作,联合成立“四川蓝海现场工程师学院”。通过全程定制化培养模式,为隧道施工现场输送设备操作、维护及管理领域的专业人才,建立起稳定的人才输送渠道,进一步夯实企业发展的人才基石。



     

以文化的向心力凝聚员工的品质共识,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企业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稳步前行、创新突破的‘文化密码’。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文化凝聚人心,推动‘中国智造’走向世界。


——蓝海智能董事长 兰冰

 


近年来,蓝海智能获得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成都市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等多项荣誉,还通过ISO三大体系认证。



从地下千米的矿山到世界屋脊的超级工程,蓝海智能正以文化为帆、创新为桨,在装备制造的深蓝海域中乘风破浪、砥砺前行,不断深化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航程中不断书写新篇章。


微信图片_20221125112814.jpg

记者:张学琳 杨茜睿

编辑:彭棣 刘娜

审核:高舒婷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