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 正文

温江文明集市闹元宵 多彩非遗享不停

来源:温江融媒 2025年02月12日 20:29

2月12日,温江文庙广场人声鼎沸,由成都市妇联、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主办的“春意‘江’将好  非遗‘闹’元宵”2025年温江区文明集市主题活动热闹进行,以沉浸式非遗体验、活态化文化展演,为市民献上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盛宴。 

/data/storage/Upload/wenjiang/2025/02/12/21688328-ba07-4a79-91d3-15bc8b103c18.png

文化展演 让非遗“活”起来

随着铿锵的锣鼓声响起,两条金红相间的游龙翻腾而出,温江龙狮队以传统"穿龙肚""跃龙门"绝技拉开活动序幕。金龙腾挪翻飞,瑞狮摇头摆尾,引来现场观众一阵阵喝彩声。"这才是过年的精气神!"带着一双孙女来观看的漆阿姨感叹道,孩子们目不转睛盯着舞动的龙狮,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心中悄然生根。

/data/storage/Upload/wenjiang/2025/02/12/e7b4c9f8-fc4b-44f4-8ea0-3c62a11feaf6.png

随后,《坐宫》《观景》《变脸吐火》等经典川剧演出节目轮番上演,吸引市民游客纷纷驻足观看,近距离感受传统民俗与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特别编排了《石怀玉惊梦》《请长年》等濒危剧目,让年轻人感受川剧的文化之美。"区戏剧曲艺家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data/storage/Upload/wenjiang/2025/02/12/5aed9b4e-326f-4e10-8fcc-c8fa9e6e7d0e.png

非遗体验 感受民俗文化别样魅力

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现场“设擂”。捏面人、竹编、鱼灯等非遗传统技艺和温江酱油、温江肥儿粉、温江酥糖等“温江造”非遗产品集体亮相文明集市,市民游客参与“礼好成都·文明有你”猜灯谜、飞花令活动,挑战成功即可参与任意一项非遗民俗体验活动,在玩乐的过程中,深切感受非遗技艺的精妙绝伦。

/data/storage/Upload/wenjiang/2025/02/12/31c769c4-f98c-4eee-ae3f-33b56e9245fb.png

青神竹编非遗传承人凌千雅从竹编的历史发展、文化内涵以及制作技艺等方面,指导15组家庭制作竹艺产品。大家专注地摆弄着手中的竹篾,体验编织、裁剪等传统工艺,逐渐掌握简单的竹编技巧,纤细的竹条在手中慢慢变成精美的手工艺品。 

年画作品 展文明佳节新画卷

年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承载着人们对新春新年的美好祈愿。在《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年画作品展区,一幅幅题材丰富、内容多样的创新年画引人驻足。

/data/storage/Upload/wenjiang/2025/02/12/e5f86d86-6762-41fb-8699-b9f59325febc.png

在领略传统艺术之美时,不少市民也表示,绚美多彩的年画既保留了传统元素,还融入了很多新的创意和时代特色,描绘了吉庆丰年、金蛇迎春、家和盛世、国泰民安的新图景。据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展出这些年画,旨在展现温江文明实践新成果、城乡融合发展新面貌和文明健康新风尚,增强大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现场还设置了共话家风故事、书写家风家训、分享家庭美德等互动环节,让好家风在节日氛围中深入人心,传递社会文明风尚。 

爱心汤圆传递“温江一家亲”温情

“汤圆又甜又糯,百姓生活越来越好!”除了视觉体验、文明熏陶,市民群众的味觉也得到了满足。为了让更多市民游客感受到文明佳节的氛围,活动中,一碗又一碗的爱心汤圆,送到了现场观众的手中。“一口下去,满是馅料,好吃!”平时不太爱吃汤圆的王女士,今天吃着现做的汤圆,感觉甜到了心里。

/data/storage/Upload/wenjiang/2025/02/12/3eb7555f-6d75-4299-8eea-bc082c4013c1.png

在热闹的活动中,500份热气腾腾的汤圆,带着温度与心意增添浓浓的节日氛围,让市民群众感受到“家门口”的节日温度和“一家亲”的城市温情。

 微信图片_20240820075737.jpg

记者:唐玉林 邱书洋

编辑:杨有

审核:陈倩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