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 正文

“含新量”飙升!温江产业园区这样做强科技创新硬核支撑→

来源:温江融媒 2024年12月10日 17:07
评论
图片


图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小微企业竞争突围的关键要素,也是中大型企业迈向更高质量的最强驱动,建强创新链对推动产业园区“立园满园”的意义不言而喻。政策、成果、平台、载体等创新要素持续在位于温江的产业园区汇聚,由创新沃土孕育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让医药健康、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含新量”不断攀升,绿色食品、现代都市农业等本土品牌的“含金量”成色更足,为温江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加强劲的生命力。


1

图片

产研联动、创新发展

打通国产机器人应用“最后一公里”


位于电子科大科创谷的三医创新中心是产业园区里创新因子最活跃的载体之一,以医学、医药、医疗融合创新为核心,同时孵化着一批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未来产业企业。

图片
图片


落户三医创新中心四期内的中科源码(成都)服务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源码”)由中国科学院技术成果转化而来,致力于智能机器人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促进深度应用和场景落地,进而打通国产智能机器人应用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图片


“中科源码主要做国产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的底层构架和开发,实现自主可控,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则更多专注于机器人本体和感知设备的设计、制造和组装。”中科源码生态合作部部长徐爱林介绍道。


图片

随着中科源码的入驻,一个围绕科技创新的产业链条正在形成,30多家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企业在三医创新中心四期聚集,共享企业办公、试验平台和组装车间等功能区,协同创新、抱团发展。

图片


当前温江正加快构建“3+6”现代化产业体系,必将为众多产业带来多元应用场景。结合温江的产业场景,中科源码和上下游合作伙伴已设计开发了约10款机器人产品,在医药生产企业和包装企业仓储等场景中打造了“机器人+”应用示范项目。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将继续加强操作系统与机器人的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深耕温江的产业场景,推动机器人实现更多场景应用,同时,结合应用数据加强训练,让机器人更‘聪明’。”徐爱林透露,中科源码正计划建设一座机器人学校,探索建立机器人特化训练机制,让机器人在“学习”中不断提升智能化水平。

前不久,在2024人工智能产业CEO大会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供需对接活动上,中科源码凭借其创新能力、创新应用及品牌效力上榜2024年成都市人工智能生态企业榜创新榜和综合榜两项榜单,三医创新中心四期也获评“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地标”。


图片
图片


区科大科创谷发展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更加注重产研联动、创新发展,深入推进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支持链主企业联动上下游打造创新联合体,建好用好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2

图片

校院企地协同转化

“区块链”技术赋能现代都市农业


在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有一个和中科源码类似的“研究院”型创新孵化平台——成都农高芯谷


图片
图片


这个创新平台由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运营,与成都农高创新中心一期一街之隔,曾作为成都农高新创中心一期投运前的过渡载体提前投运,现已独立形成了一个创新孵化平台,背靠川农大、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政府和民营企业资源支持,以科技成果转化赋能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图片


在成都农高芯谷的4层建筑内,紧凑地分布着40多个农业领域研发团队,四川农链数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农链数科”)就是其中之一,该团队致力于推动区块链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目前已建成了全国第一条农业行业公链—CNG(ChiNa Great,中国牛)农业链。

图片


“区块链技术的核心优势是通过分布式存储和边缘计算,确保数据的真实性,我们最初的想法是将该技术应用于农产品溯源领域。”四川农链数科总经理罗云理介绍,CNG农业链的区块链底层技术架构来自西南交大和成都高新信息技术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四川农链数科负责系统、软件及工具的研发与部署,由川农大团队提供种植养殖技术指导支持。CNG农业链自2019年上线以来,已迭代至3.0版本。

图片


图片

在第一代“区块链+溯源”功能的基础上,CNG农业链2.0版本植入信息化、系统化管理手段,建立起一座协同生产管理平台,通过农业生产提质提量模型开展大数据分析,反馈推动农产品品质提升;3.0版本的目标是实现高标准农田的生产自动化,通过“农业AI+生产标准技术+智慧农机与物联网+自动化预警+自动化协同排产”等技术的综合应用,推动农业进一步降本增效、提质提效。

图片


“自CNG农业链3.0版推出后,我们已承接了2个国家级示范项目,目前团队正围绕项目要求进行攻坚,全力打造好‘区块链+’数字农业的国家级样板。”罗云理说道,3.0版本推广应用的同时,CNG农业链4.0版本也已在技术储备当中,计划通过AI的深度应用,整合相应技术、资源,推动实现农业生产的“无人化”“智能化”。

图片


近年来,温江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3+6”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有力有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记者从区科技局了解到,目前,温江已建成全国唯一的生物靶向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累计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9个、省级平台197个,建成公共服务平台42个,中试平台8个,培育有效高企达到487家,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240余家,实现837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聚焦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促进更多成果在产业园区转移转化,下一步,区科技局将深化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创新生态氛围营造和校院企地协同创新,在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构建“技术攻关+成果转化+高端产业+人才服务+金融服务”等生态体系,为产业园区注入更多创新动能。


微信图片_20221125112814.jpg

记者:张学琳 王戎 陈思洋

编辑:杜儿 赵术君

审核:陈倩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