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一家亲丨漂泊异乡的七旬老人返乡 多方助力领到“沉睡”养老金
“张叔,你的社保卡办好了,包含了您60岁—71岁之间应补发的养老金,以及这个月的养老金……”9月11日,柳城街道北街社区会议室里情意浓浓,柳城街道工作人员把社保卡交到张思成老人手中。
“感谢大家的帮助,让我找回了养老金。”北街社区居民张思成眼眶湿润、十分感激,把一面印有“救流浪老人于危难,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锦旗递到工作人员手中。
曾经工作过的温江区食品厂 或许为老人缴纳了社保
张思成户籍在柳城街道北街社区,1995年从温江区食品厂“下岗”后离开温江赴广东发展。后来生活遇到困难,在异乡街头流浪,被广东救助站发现后,为他购票回到户籍地温江。
“年过七旬的他回到温江后无居住地,他的情况又不符合救助站长期入站条件,接下来的生活怎么办?柳城街道成立了由街道民生服务办、北街社区组成的工作专班帮助老人解决问题,并安排老人暂住在社区附近的一个宾馆,吃饭就在社区食堂吃。”北街社区工作人员邓平告诉记者。
在交流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张思成是温江区食品厂的一名下岗职工,有可能符合领取养老金政策,专班工作人员立即向区人社局咨询并查阅相关资料。
经查询,社保系统显示张思成确实有参保信息,但仅有1992年7月到1995年12月42个月的参保记录。按照相关规定,针对90年代“关停并转”企业职工养老帮扶政策,张思成1992年7月以前的工作年限应计入城镇职工参保年限。
那么张思成到底有多长的工龄呢?社区工作人员带着张思成来到区档案馆调取个人档案资料,甚至发函至张思成曾经工作过的阿坝州请求协助,最终找到了老人1981年到1995年的就业档案。
“当时找到了14年工龄记录,但是领取养老保险的必要条件是缴满15年的社保,差的这一年怎么办?”考虑到老人实际情况,社区工作人员邓平愿意个人借钱给老人补缴这一年的社保,“社区书记宽慰我不着急,先看看有没有其他办法,实在不行,就为老人办理贷款补缴这一年的社保。”
于是,工作人员找到原食品厂已退休的厂领导和退休职工,进一步了解张思成进厂情况和工作时间。据北街社区第一网格党支部书记、原食品厂老职工袁圣雄回忆:“张思成的参工年限应该在20年左右,一定超过了15年。”
知道工作年限超过15年,大家松了一口气,那么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再次到档案馆,寻找可以证明工作年限大于15年的凭证。
档案局翻阅上万份资料 找到1974年工资发放票据
“我们组织了好几位同事,共同查找翻阅温江食品厂的原始资料,在翻阅上万份资料后,最终找到了一张1974年食品厂的财务票据,中间就有张思成的记录,相当于那个年代张思成的工资条。”区档案馆副馆长陈艳告诉记者,从1974年—1995年,就有了21年的工作年限,意味着张思成不再补缴社保,便能领取养老金了。“找到这个凭证后,我当时就激动落泪了。”社区工作者邓平动情地说。
8月28日下午,柳城街道民生服务办及北街社区工作人员又带着张思成马不停蹄地前往各部门开具相关证明,办理临时身份证及社保卡。
经过区人社局资料审核,张思成符合办理养老金条件,从2024年9月起,张思成每月领取养老金。同时,区人社局还将按照相关规定,自他60岁退休之日起,补发2013年10月至2024年8月的养老金。
租房、购置家电、餐具,社区服务不断档
“没想到我还可以领到养老金,太感谢了。”张思成找到向北街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自己年事已高、害怕丢失遗落,希望将养老金暂存于社区,有需要再申领。
北街社区请来社区居民、律师等,共同见证财产代管协议的签订,并协助张思成租了一间房,添置了冰箱、彩电、电饭煲、烧水壶等必要生活物资。邓平说:“他租的房子紧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有任何困难,都可以来社区找我们,我们也可以随时关心照应。”
城市因爱而生,温江向善而行。一个个温情动人的善意之举折射出城市文明之光、向善之美,更是“温江一家亲”的最好注解。在这样一座近邻相亲、守望相助的城市里,祝福张思成老人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记者:杨柳 何仁文
编辑:小米
审核:陈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