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提灯引路,指引温江学子向着理想前行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紧密联系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一个人的成长成才,也离不开老师们的精心呵护与用心浇灌。
三尺讲台四十载,辛勤耕耘笑谈中。每一个镶嵌在时光里的师生故事,都闪烁着理想的光芒,都散发着沁人的温情。在第40个教师节之际,我们采访了深耕教坛数十载的部分教师代表,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用“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的育人故事,走近他们指引莘莘学子向着理想前行的教育人生。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
——东大街第一小学英语教师 吴德军
9月6日,吴德军早早地坐在东大街第一小学的教室里,年轻教师胡蓓雯正在上一堂英语模拟课。

“这个地方两个单词都是医生的意思,但是一个是兽医,你应该加以区分……”作为胡蓓雯的“师父”,东大街第一小学英语教师吴德军一边指导,一打开她的“百宝箱”——一个教学包,里面是英语教材、备课本、写着单词的教学图片、自制的单词卡片等。


“这么多年,这些都是我每天进教室要带的东西,以前教室没有多媒体,还要提一个录音机。”吴德军笑着说。

18岁起,吴德军走上三尺讲台,一站就是36年。今年54岁的吴德军即将退休,但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却会一直传承下去。胡蓓雯2022年实习时就跟着吴德军,她说,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就遇到这么好的师父是她的福气。“她上课总是热情洋溢,让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事实上,对于徒弟,吴德军总是倾囊相授,甚至会把自己以前的教学课件发给胡蓓雯看,把写满了批注的教材全部交给她,让她从中去寻找灵感,提升教学质量。

“我相信,只要我们心中有爱,眼里有光、脚下有力,就一定能够培育出更多优秀的花朵。”吴德军出生于教育世家,她的父母、姐姐都是教师,36年来,她始终铭记母亲在她上班第一天说的那句话——“既然你走上了讲台,就一定要好好教书,要对学生负责。”


“我是习惯忙碌的人,退休都两年了,还是闲不下来,心里放不下,总想着还要为学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玉石小学退休教师 杨国宏
9月9日上午九点,玉石小学退休教师杨国宏带着他的“家伙儿”——空竹,走进了学校。他最近新学了一些抖空竹的新技巧,想分享给“徒弟”——学校年轻体育老师李祥枢,让他更好地指导学生。

1981年,怀揣热情,杨国宏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主教数学。从一名乡村教师成长起来的他,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然而,退休前的一场大病,让他不得不从一线教学岗位上退了下来。养病期间,他学习了抖空竹,感觉对身体健康很有好处。杨国宏也觉得,抖空竹特别适合作为学校体育教学项目推广,可以锻炼孩子们手、眼、脑的协调能力。重返校园的杨国宏从一名数学老师“变身”体育老师,推动抖空竹项目纳入了体育教学课程。很快,一支30人的空竹队就组建好了。

“为了带好这个空竹队,我通过网上学习、参加培训提升技能,并主动邀请成都市空竹协会的老师到学校为孩子们传授技艺。”杨国宏说。
2017年成都市校园空竹比赛中,玉石小学空竹队荣获团体二等奖和空竹操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孩子们体会到了运动的乐趣,也体会到了抖空竹带来的荣誉感。在他的影响下,抖空竹已经成为该校特色大课间活动,学校也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抖空竹的校园空竹基地校。


退休前,杨国宏手写了一本《校园空竹技法与技巧》校本课程教材,总结了平时教学中的经验,并交给了李祥枢。
“拿着这本教材,沉甸甸的。”在李祥枢看来,这是一种传承,“我希望能够把杨老师的这种教育精神传递下去,让更多学生成长发光。”


“我喜欢孩子叫我老师,当听到家长由衷地说‘谢谢老师’,我心中充满自豪。”
——温江万春学校教师 张艳
今年48岁的张艳是温江万春学校的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至今已在三尺讲台上坚守了29年,在每个寻常日子里,她最关注的事情是,如何引导学生们“向上向善生长”。
“小学是教育的启蒙阶段,万丈高楼平地起,既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也要注重分阶段开展不同重点的教学。”通过20多年的实践探索,张艳将小学语文教学提炼为培养兴趣、学会理解、把握意蕴等3个阶段,带着学生们在循序渐进中学会用文字记录生活美好,用生活经验感受文字魅力。

“秋天的风有了一丝凉意,时而邀请几片黄叶起舞,时而邀请几只小鸟高歌……”“妈妈带着我沿着江安河的绿道散步,我看见月亮从江安河里升起来了……”每当看着学生们率真而诗意的表达,张艳就感到特别欣慰,学生们的点滴收获与成长,也成了她的精神支撑。
在张艳看来,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也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情感关怀,让他们像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因此,张艳在承担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之外,还一直负责学校特教工作,指导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融入正常生活。“特殊儿童需要更多的关心,我希望在学生们成长的路上,一个也不掉队。”张艳说,每每看到学生们清澈的眼睛、童真的笑声,就觉得这份职业特别有意义,“他们也给了我前行的动力。”

“张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在学生们的眼里,张艳传递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人生的温情、成长的力量。
三尺讲台,勤耕不辍;四十春秋,桃李满园。在秋日朗照、硕果累累的时节,让我们心怀炽热,向躬耕三尺讲台的人民教师致以祝福和敬意,诚挚地道一声:“老师,祝您节日快乐!”
记者:简雪艳 彭月 胡晨 王戎 陈思洋
编辑:彭棣 李林波
审核:陈小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