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温江这群新村民,以文化点亮乡村~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随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三年行动深入实施,温江乡村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功能品质不断提升,产业活力持续迸发,众多怀揣着梦想的新村民来到这里,踏上了逐梦乡村的旅程。他们身怀“十八般武艺”,从天南海北而来,把新的观念和技术带到了希望的田野上,也奔赴着自己的田园梦。
将镜头聚焦到温江万春镇和林村,来到这里的新村民已创造了一番天地。近年来,15名入驻和林村的新村民,有的深耕农业科技创新,有的从事特色餐饮和旅游研学,有的通过一个个小院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他们为何而来
又为乡村带来什么新变化
近日,记者来到和林村
对从事文化传承的两位新村民进行了采访
了解他们扎根温江乡村的故事
走进和林村,一条条田埂将宽阔的稻田有序分割,满目青绿的秧苗娉婷袅娜。在稻田绿意更深的时节,稻田上绣出“熊猫嬉戏”“远古春耕”“鱼凫神鸟”等巨幅图案,形成别致的稻田风光。远远看去,绿油油的稻田、青瓦白墙的川西农家小院,绘就一幅“林田相依、林院相融、林水相通”的乡村美景。
这片绿意盎然的田野
孕育着新的希望
“太美了!刚来到这,我们就决定留下了,这就是向往的田野。”
3年前,凌千雅刚走进和林村看到的还不是稻田,而是成片绿油油的蒜田,来到要租下的院子,站在二楼的阳台,还能望见雪山,这让凌千雅欣喜不已,“这般舒适雅致的环境正适合我们推广非遗竹编文化、开展非遗研学活动。”她随即租下一个院子,打造了和林归耕非遗茶空间·非遗竹编工作室。
初夏的午后,屋外稻田虫鸣
几声深沉而余音悠远的古琴声
从潘洪泉的庭院古琴小院里传出
别有一番悠长的滋味
“我已经来到和林村6年了,几乎已经融入了这里。”
2018年,来自扬州的职业斫琴师潘洪泉想在成都的乡村寻找一处可以斫琴的院子,几番周转,最终和林村吸引了他。他在这里住了下来,并开设了潘洪泉古琴研制技能大师工作室,他说:“这里环境非常漂亮,农耕文化浓厚,村民质朴善良”。
一把好的古琴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制成。庭院古琴小院也吸引了很多古琴爱好者前来,观看如何斫琴、学习古琴演奏、感悟古琴文化。“你看,这些都是来这里的学员。”在潘洪泉的手机里,不少来到小院参加古琴研学活动、古琴教学课的学员,穿汉服、弹古琴、赏乡村美景,沉浸式感受古代文人的雅致。
潘洪泉还发现,这两年,走进庭院古琴小院的老村民也越来越多了,“一开始他们并不关心我们在做什么,现在会主动问起,这是什么乐器,是如何制作的”。在他看来,之所以会有这些变化,除了小院持续开展的古琴研学活动,还离不开温江各级部门借势各种农旅活动,大力推广和宣传优秀传统文化。
“原来,古琴和田园如此百搭。”今年“五一”假期,第九届成都“开秧门”农耕文化节在和林村和林稻海举行,纷至沓来的市民游客们发现,在这里除了可以体验下田插秧、摸鱼抓虾等农事活动,也可以参加“生长”于稻田间的古琴、竹编等非遗研学活动。
“开秧门”农耕文化节
“村里的文化氛围确实日渐浓厚了。”作为和林村点滴变化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潘洪泉认为,相信会有更多的文化传承者、艺术家来到和林村,用文化赋能乡村,用艺术点亮乡村。
“我们有新的打算。我们想和老村民产生更多的链接,希望利用农闲时间开展竹编培训,让大家学到一项技能,增加一份收入,为和林村带来更多旅游经济价值。”
凌千雅是青神竹编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云华的关门弟子,来到和林村后,工作室结合温江鱼凫文化,制作了相关竹编作品,今年,她在推广青神竹编文化的同时,又向和林村“两委”提出了开展免费培训班的想法。
记者:郑希 刘嘉仪
图片:郭鉴 向实 悟空
编辑:彭棣 钟诚 小米
审核:陈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