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起这种灯禁用!温江区加强市场整治确保生鲜“素颜”上市
消费者对“生鲜灯”并不陌生,它能让原本黯淡无光的肉类、果蔬,在打光后显得格外新鲜红润,成为不少商家使用的“美颜神器”。许多消费者反映,“生鲜灯”存在误导消费者嫌疑。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新修订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该《办法》于今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12月1日,记者走访了我区多家农贸市场、商超,没有看到“生鲜灯”的踪影。
记者走进游家渡便民市场和城西大市场等地,市场内商家表示,已不再使用“生鲜灯”,改用统一的白炽灯。“根据相关规定,我们在11月内就统一换了。”城西大市场市场管理员张伟说道。
为了看清生鲜灯和普通白炽灯使用后的区别,记者委托工作人员将一处肉摊的白炽灯换成了曾经使用过的“生鲜灯”。
生鲜灯和白炽灯对比↑
记者观察发现,使用“生鲜灯”的肉品因为被大面积红光照射,需将肉品拿到自然光源下,才能看清它们的本来面貌。而如直接在红色光源下挑选,则很难看出肉品是否有瑕疵,且长时间盯着看,“红润”的肉品会让眼睛感觉不适。未使用“生鲜灯”的肉摊、蔬菜摊、水果摊等所售的肉品、菜品等颜色较为暗淡。
“以前我们买肉那个灯光把这个肉照射得很好看,但是我们买回去之后正常灯光下肉质颜色就不这么好看了。现在这种白炽灯光,肉质就看着很正常,肥肉看着很白,瘦肉看着是一般的粉红色不是鲜红的那种颜色。”市民刘群表示,我们肯定是希望买到正常灯光下的放心肉。
与此同时,从12月1日开始,我区各大农贸市场还在各摊位处新增价格公示牌。
“清早我们就在牌子上把价格标出来,全部都是进的新鲜蔬菜,大家看到牌子都是一目了然的。”摊主罗玉琴说。
市场方表示,每天开市前工作人员都会核对票据、检疫票据和溯源票据,并进行查验存档,再对蔬菜的价格公示进行检查,更好地守护好食品安全。
记者:黄艳 何仁文
编辑:赵术君
审核:陈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