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换新颜 居民乐开颜 北街社区王家二巷实现“变身”
11月的温江,在暖阳和银杏的渲染下,变得愈加金黄,搭乘这抹黄色,记者再次来到王家二巷。长椅上三五老人闲坐攀谈,文化墙下石桌静候棋友对弈笑谈,一扫营造前的残破堆叠、杂乱无序。
温暖:有了休闲议事地
王家二巷口,北临庆丰街,南沿云溪路,院落小区、临街商铺错落其中。今年8月,柳城街道北街社区启动“聚光成塔 共担共享”党组织服务群众项目,与王家二巷居民沟通、征询改造建议,动员居民积极参与改造行动。“有居民提出可以协助场地清理、地面修复,有的可以出工出力,随叫随到。”居民代表李建军回忆着大家共同参与的场景。
在北街社区党建引领下,王家二巷居民进行了“头脑风暴”。李建军介绍,为增添巷口的氛围、增加场所功能,居民希望将巷口打造为居民议事空间,能在这里议一议、定一定、评一评各自“家门口的那点事”。
有了目标,志愿者和居民也行动了起来,清洗地面、修复坑洞、安装座椅、设计浮雕等,通过一段时间的忙碌,一个集“休闲+议事”的跨院落交流空间嵌入了巷口的方寸之地,闲置的公共区域被有效地利用了起来。
规范:聚拢烟火便民点
与议事空间相邻的是,充满烟火气的便民服务中心。“在这次改造中,我们发现巷子里的理发摊、裁缝铺、修表摊等手工摊铺,能够解决周边院落老人的日常需求。”北街社区党委委员、居委会副主任张萍说。
为此,北街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社区治理作用,在改造中充分考虑居民需求,保留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手艺摊。通过规划、设计,将这些手艺摊统一规划,统一色调和尺寸,加装相关设施设备,进行规范化管理。
“现在打造了,大家坐下来理发也觉得心里舒舒服服。”在王家二巷居住了几十年的杨治清,平日里就在巷子里经营着自己理发铺,这次打造后,她的摊位从巷子里搬到巷子口,在便民服务点有了固定的位置。这种从民出发、为民考虑的打造,得到了摊主和居民一致好评。
多彩:共享怡心绿园
近年来,北街社区在探索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中,将“1+10+N”的创新模式与院落治理相结合,推动不少院落实现了院落自治。在王家二巷的打造中,北街社区还聚焦王家二巷18号院的菜地,打造了“怡心绿园”。
北街社区、院落党小组等召集了院落居民项目沟通会,把“规范小区盆栽、盒栽,集中打造一个特色的绿色小花园,提升院落形象,营造院落宜居环境”的想法与居民进行了充分沟通,形成了改造方案。
区位规划、材料采买、花坛修砌、蔬菜翻种……居民蒋永得知改造组在找寻泥水匠人后,主动参与建造花台,随后与花台搭配的种植箱也在企业的资助下到位。通过翻种、移位,蓝橙相间的花坛里种上了各种时令蔬菜。
历时半月,一个赏心悦目、安全实用的“怡心绿园”出现,王家二巷18号院也实现了从“老院子”到“新小区”的转变,社区居民切实感受到老旧院落微更新后的幸福,18号院的公共环境更漂亮了,公共活动空间更多、更安全了,邻里关系也更加和谐。
记者:唐玉林 喻小芬
编辑:小米
审核:陈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