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一家亲 社区那些事丨当好社区“听诊器” 听民意解难题
走进温江区涌泉街道的丽晶港小区,提起“陆露委员工作室”,可谓是无人不知,大家把这个工作室的负责人——陆露,亲切地称为热心的“邻家大姐”“知心阿姨”。她曾是一名儿科医生,用一只听诊器架起了与小区居民的连心通道;她也是区政协委员,通过“面对面”“协商会”等小微协商形式,让一线协商活跃在居民家门口。
近年来,温江区政协积极组织广大政协委员,建立一批富有特色的委员工作室,推动委员与社区群众联系交流,打通委员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陆露委员工作室”就是其中之一。
过去,陆露是温江区中医医院的一名儿科医师,最开始与群众建立联系就是手中的儿科听诊器。
2018年10月,陆露委员工作室设在了丽晶港小区的邻里中心。在中心的一个角落,一张沙发、几把椅子,就是陆露的工作室。“那时我就住在这个小区,我是政协委员又是儿科医生,就想先通过儿科咨询,建立起与大家的联系。”每周四晚7点,陆露会准时出现在邻里中心,为线上预约、线下找来的小区居民提供儿科咨询服务。
丽晶港社区是温江区首个以单个大型商住小区成立的建制社区,共35栋单元楼,居住着1万多名居民。“我只是儿科医生,如果能邀请到其他科室医生,就会为居民提供更丰富的咨询服务。”想到这儿,陆露便依托温江区中医医院的资源,定期在社区开展健康咨询、义诊送药活动。
“工作室不能仅提供单纯的医疗服务。”在陆露看来,小区居民多,人员构成多元化,共担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的需求极大,何不利用与居民面对面的交流,同时收集居民的意见及建议,为深入推进社区治理工作作出贡献。
工作室运行以来,对小区居民关心的门禁、犬只管理、广场修建、文化活动、墙体安全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收集,并主动与社区、相关部门对接,协商解决。“通过线上线下收集丽晶港小区居民的社情民意,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的就做好居民意见的反馈工作。”
每到傍晚,丽晶港小区二号门外的“泉润花坞”主题文化长廊休闲空间非常热闹,小区的居民喜欢在长廊唠唠家常,在草坪里的健身自行车上锻炼,在书屋里点一杯咖啡享受阅读时光。当地居民说,曾经这里堆起高高的土渣,长满杂草,现在变成了大家的“后花园”,而这离不开小微协商的作用。
“就在小区的外面,荒草土渣,太影响小区容貌,应该用好这片空间。”“我们应该听听居民想要在这里干什么?”……陆露还记得,几次协商的地点都在小区邻里中心,街道、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物业公司代表、小区居民代表,围坐在一起,讨论这块荒废空地的规划利用。居民代表踊跃发言,积极建言献策。有的建议修建休息场所,有的建议打造亲子区域。陆露认为,这种良好协商的浓厚氛围,既充分发挥了群众的主体作用,也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同样的协商也发生在小区外的鹏程路道路街面“容颜”整治的过程中。这条人行道,商家占道经营、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居民私自摆摊等问题较为突出,一到上下班时间,道路拥堵,极大影响了行人过往。“我们找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交通局、街道等部门单位,坐在一起,一起协调解决这个问题。”陆露说,协商并非意味着问题立刻能够得到圆满解决。会开完,她又和相关工作人员一起到现场劝导商家文明经营,督促路面秩序整改,直到整治完成。
社区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的核心在人。“陆露委员工作室”只是全区7个政协委员工作室之一,这些工作室深入社区,深入基层,持续吸引更多居民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架起联系服务群众“连心桥”,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畅通社情民意,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打通委员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记者:刘嘉仪 邱书洋
编辑:赵术君
审核:陈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