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亲历——郝高峰:从“被动 浅层式”管理到“精细化”治理
去年,我区宣布成立了温江区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改革工作。社治委成立1年多来,促进了我区城乡社区治理从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亲历”系列报道,听听区委社治委常务副主任郝高峰的讲述。
在新建成的南城绿道旁,名为“江安记忆”的“文化墙”图文并茂,以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传统民俗文化、文明新风尚等内容,成为了绿道旁的一道亮丽风景。
如今在温江,这样的文化墙已经在多处建成,墙绘风潮引领社区营造,引发了社区居民的关注和参与。当然,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远不止此。
郝高峰2007年来到温江工作,在到社治委以前,他一直在基层工作,他告诉记者,现在回过头来看,以前的工作方式更多是浅层式、被动式、运动式的。
区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郝高峰说:“以前的工作方式导致我们在工作中用疾风骤雨式的来做回应,缺乏一些循序渐进,有序推进的工作思路和打法,这也导致我们在满足老百姓的诉求、意愿的时候,比较浅层次,没有真正的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去年九月,全市一盘棋,成立了社治委。区委社治委成立后,把分散在多个部门的职能统筹起来,激活人、财、物等资源,进行更加科学地谋篇布局,推动社区发展治理精细化。
红线内,区委社治委牵头,打造了数十个老旧院落,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所有商品住宅小区都实现了业委会或者自管会的全覆盖,在丽晶港和恒大城两个大型居住小区内,还分别探索成立了社区。
据悉,丽晶港小区的体量很大,现在有17000多人的居民。丽晶港社区成立后,居民办事方便了、关系顺畅了、社区工作人员效率也更高了。
一个小区建立社区,不仅仅是增加力量的问题,更多的是形成标杆,导向,让大家都来为所住的区域、共处的环境出力出汗。通过建社区,把治理的重点从原来的乡村治理增强到小区治理,在小区内形成的党的力量的引领,有社区贤达人士的作用发挥,更有居民自治、共建、共治共享的合理形成。
短短1年多,社治委切实解决了一批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及城市品质提升密切相关的具体问题,使市民居住生活环境更加美观、街区特质更加彰显、社区服务更加高效、基层社会更加和谐。
据悉,下一步,区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将围绕区委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推进温江社区的分类治理,创新治理和精细治理,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来回应市民的需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