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工匠 温江骄傲③ | 邵昌明:一生只做一件事
在餐饮界,不少厨师一年四季沉浸在餐厅的后厨,为了给食客奉上美味餐品,发挥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从业42年的邵昌明,就是这样一位厨师,他用心有情做好每一道菜,在三尺厨房铸就百味人生。
苦学厨艺“打杂小工”成为行政总厨
今年58岁的邵昌明是广东人。16岁那年,他在酒店后厨成为了一名打杂工。他发现,做厨师不仅能解决自己的温饱,还能收获食客的称赞。当一盘盘菜出去,一个个空盘回来时,这种油然而生的成就感、满足感,让稚嫩的他萌生了厨师梦。他说:“厨房各个部分的分工都不一样,忙起来的时候跟打仗一样,虽然忙,但大家有条不紊,我非常有兴趣,就决定做这行,跟着当时的一位香港师傅学做菜。”
“凭借着满腔热情,我在厨房的打杂生活过得很充实。白天,帮做菜师傅备料、为煤炉添煤,站在炉灶旁边看师傅们做菜,边仔细地将做菜步骤记录到本子上;晚上,翻看记录本,练习烹饪基本功,浏览购买的各种烹饪杂志……”邵昌明说,厨房如江湖,厨房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切配、打荷、点心、锅炉、煲仔......他从基础学起,再到研习粤菜及燕、鲍、翅等名贵材料的专业制作。
为了了解全国各地食客的口味需求,学到更多烹饪技艺,四十多年来,他辗转全国各地的酒店、餐厅学习烹饪,对中国八大菜系都有了一定研究。
创新技艺 让美食更美味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坚持做。”在酒店厨房工作的每一天,邵昌明都潜心研究菜品。时间和勤奋让他成为了温江皇冠假日酒店中餐行政总厨,负责“彩丰楼”菜品把控、研发、及宴会开办事宜。
主厨是一家餐厅的灵魂,对烹饪和管理投入的精力,将直接影响到餐厅的经营。42年来,他守着一个“老规矩”:虽为行政总厨,但必须每日亲自做菜,亲自传授厨艺给徒弟,力求每个细节都做到精益求精。
除此之外,邵昌明每个礼拜都会去原材料市场考察新鲜时蔬,调研调味原料的差别,想象各种搭配和可行性,只为创新更美味佳肴。他说:“每周去菜市场考察,就是我对菜品研发的灵感来源。当看到市场有比较特别的食材时,会立即带回酒店研发,因为烹饪不能一成不变,只有加入自己的见解和创新,才能在烹饪的路上走得更远。”
在邵昌明看来,中国饮食文化,流派众多,旗帜鲜明,各有千秋,不分伯仲。其中粤菜以精细、清淡、原滋原味为特色;川菜鲜香麻辣,火爆狂放。如何把握川菜与粤菜的合与分,满足顾客“粤菜川做”和“川菜粤做”的需求,他都有自己的诀窍。邵昌明说:“很多川渝客人饮食上离不开吃麻、吃辣,但有时又喜爱粤菜的原汁原味,所以我们会在传统粤菜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比如适当加一点蒜蓉、小米辣,增加一点麻辣鲜香的味道,让菜品满足各方顾客需求。”
专注烹饪 不为繁华易匠心
从事多年商务宴席菜品制作与接待,邵昌明也有过几年离开厨房,走到台前,但最终还是脱下西装,穿上厨师服,戴上厨师帽,回到后厨埋头创造。虽然都是服务于食客,但后者更让他心满意足,这也是他学厨的初衷和成就感的来源。“从行政回到厨房,心理状态不一样,做行政的那三年,虽然很光鲜,但我每分每秒都想回到厨房。因为做菜让我感到快乐,每天忙完后我都会出来跟客人打个招呼,问一下口味,征求一下菜品意见,每当获得大家认可的时候,心里很满足。”
40余年的匠心,40余年的坚持。邵昌明凭借着对烹饪的一腔热忱,获得了粤菜米其林厨师、法国蓝带美食勋章、亚太国际厨皇勋章、中国烹饪大师、粤港澳名厨、国际烹饪艺术大师等多项殊荣。
“我觉得工匠精神,就是干一行爱一行,努力把工作做到极致的精神。对于我来说,就是用心去做好每一道菜,把厨房的员工带好,把本领传授出去,把粤菜传承下去。”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专注烹饪是邵昌明一生的信仰,也是他对职业的态度和工匠精神的追逐。
记者:杨柳 喻小芬
编辑:赵术君
审核:姚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