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 正文

下一站 圆梦温江

来源:温江融媒 2022年05月06日 13:55
评论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培育多元创新主体,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打造全国创新人才高地,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全国创新人才高地,成都将要构建形成“3+3+N”人才工作雁阵发展格局,支持温江加快建设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区,赋予了温江新的时代使命。

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建设“幸福温江·美好之城”,既更加需要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也将为更多人才圆梦温江提供广阔舞台。

■区新经济和科技局依托“创业天府·逐梦温江”活动,面向创新创业人才发布了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题清单;

■团区委开展青年创业会客厅线上直播活动,分享创业公开课,推介青年创业政策和载体平台;

以一个个形式多样的人才活动“礼遇”人才,是温江以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营造人才追逐梦想良好环境的生动实践,体现的是这座城市对人才的尊重与珍视。

城以才立,业以才兴,对人才的“礼遇”是营城的底层逻辑。近年来,温江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奋力开创新时代温江人才工作新局面。最直观的呈现,是快速壮大的人才队伍——温江现有各类人才32.7万名,集聚“两院”院士等领军人才205名。

建机制 出政策

以城市之名“礼遇”人才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近年来,温江先后出台高水平双创高质量发展27条、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16条、高校院所协同创新10条,实施各类人才重点工程行动计划,着力打造更加有效、更具比较优势的人才政策体系。

作为“人才大使”的成都药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技术总监史培良,已在温江工作生活3年多了,他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为温江招揽人才。他说:“今年以来,立足公司的发展需求,已成功引进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的人才10余名。”

用人主体是人才“生根发芽”的重要阵地,如何以体制机制改革“关键一招”,打通人才开发“任督二脉”?

温江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把主动权交给了企业,按照“谁用人、谁评价”的原则,建立起“市场评价、企业认可、政府支持”的人才评价新模式,赋予了用人主体更大的人才评价话语权。

成都德信安创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高帅,去年入选了“成都市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他认为,“是不是人才,企业说了算”的人才评价导向,为产业人才享受政策红利、发挥自身特长创造了更加精准、便捷的人才评定通道。

目前,温江已为企业自主评价的681名“有贡献、无帽子”的人才提供安居保障、薪酬补贴等政策支持。

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释放出的人才活力,如同一江春水,在鱼凫大地尽情奔涌,正引领温江朝着人才工作先行示范区的目标先行先试、奋勇前行。

夯产业 强平台

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大舞台”

“随着成都医学城‘三医’产业融合发展提速,形成了集科技研发、创新创业、宜居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国内知名三医特色产业集聚区。”高帅坦言,正是温江在医药健康领域的强劲发展势头,吸引他来到温江投身医疗耗材行业,期待在温江干出一番新的事业。“

成都医学城是温江医药健康主导产业的主要承载地,已建成西部规模最大的三医创新载体集群,集聚了药明康德、科伦、罗欣、百裕、博奥等500余家大健康产业领军企业和上下游协作企业,在研药械品种1104个、在产药械品种318个。

以产业链吸引、培养人才,以人才集聚做强、做长产业链,是双赢的发展之道和人才之策。以三医产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不断厚植优势的都市现代农业,持续提质升级的现代服务业,正支撑温江成为创新开放、三产共兴的“希望之区”,也为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筑梦舞台。

在厚植产业基础和优势的同时,温江也在布局创新源头、打造创新平台上奋力求解,全面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释放人才创造潜能。

2021年7月,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活动在温江举行,温江科技创新又迎来一大盛事——分别依托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建设的省部共建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打破了全市13年来“零增长”局面。

产业创新平台在温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人才创意破茧成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据了解,温江已累计建成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03个、公共技术平台42个、企业海外研发机构15个、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17家、新型研发机构6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8个。

大学科技园是高校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孵化服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载体,是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引擎。

四川农业大学科技园是温江与高校合作共建的3个大学科技园之一,今年3月获评为省级大学科技园,目前已建成投运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农高创新中心,在孵企业54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家、规上企业3家,2021年入园企业营收达到1.58亿元。

围绕主导产业“双向围绕”,持续推动校地共存共荣共发展,温江校地合作的“朋友圈”不断做大,形成了引才聚才的“强磁场”。据统计,近年来温江谋划高校知识经济圈4个,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大学科技园3个、创新创业园1个,新型研发机构9个,吸引魏于全院士等205名顶尖人才带着项目在温江落户。

随着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创新平台遍地开花,怀揣梦想的创业者,正以这里为起点,不断奋斗、成长。“筑梦到温江”,已然成为温江新的城市名片。

优服务 营环境

让人才在温江“心有所归”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其中蕴含了生态环境与人才聚集的辩证关系。温江连续三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服务供给,为广大人才营造起人人向往的价值生态。

“‘金温江优才卡’使用便捷,可以享受医疗保障、政务绿色通道的贴心服务,让我深刻感受到温江对人才的尊重。”作为第一批拥有“金温江优才卡”的史培良,对温江细致周到的人才服务赞赏有加。

史培良口中的“金温江优才卡”,于2019年11月启动申报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已有170余名“持卡”人才。小小绿卡囊括了多项贴心服务,让人才于细微处感受到“心安之区”的诚挚温度。

“关键小事”是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支持人才心无旁骛科研攻关、创新创造的“实在大事”。

“温江良好的人才环境和贴心的人才服务,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药物化学部部长陈忠辉,是四川凉山人,在来到温江工作前,在沿海城市工作和生活。2018年,温江厚实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的人才环境吸引陈忠辉从沿海城市来到这里,入职后获得了“安家补贴”“人才奖励”“人才绿卡”等多项政策的补贴及扶持。

近年来,温江坚持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着力优化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让各类人才在温江体会家的感觉、感受家的温暖。2019年,在“安家补贴”的政策引导下,陈忠辉在柳城街道燎原社区买了房,他幸福满满地说:“这下算是真正把家安在了温江,作为一名在温江工作和生活的‘蓉漂’,很幸福。”

据了解,温江逐步构建起“租售补”一体的安居体系。目前,已有1494名人才享受优惠出售政策,469名人才获得购房资格支持,401套产业园区配套住房面向产业人才租赁,3000余名大学生入住青年人才驿站,“蓉漂”人才在温江创新创业后不在漂泊的愿景,走向了现实。

住有宜居,则心有所归。在温江安居乐业的人才,切身感受到了这座城市对人才的柔性关怀。为把事关人才的“关键小事”解决好,温江建立了“有求必应”的人才诉求响应体系,切实解决了人才就医、安居、子女就学等“关键小事”530余件。高品质人才发展生态,正成为广大人才选择温江的价值归依。

微信图片_20210728151030.png

记者:范宇 唐玉林

编辑:赵术君

审核:高喜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