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讲好红色故事】走进古蔺县二郎镇 寻找红色印记 感悟长征精神
5月19日,温江融媒记者在革命老区泸州市古蔺县集中采访的第二天,沿着峰峦叠峰、峭壁如削的赤水河中游南岸拾阶而上,来到因河而立、因盐而兴的河滨小镇——二郎镇,1935年春,红军四渡赤水时曾两次转战于此,停留8天,留下了二郎滩渡口、二郎镇红军街等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记者实地走访了二郎滩盐运文化陈列馆、二郎滩红军历史陈列馆、二郎镇红军街等地,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寻找红色印记,感悟长征精神。
古二郎滩——赤水河盐道川盐入黔最后一站
赤水河,一条千年古商道,孕育着数百年的盐运文化,在川盐入黔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开赤水河道说》记载:“滇船铜铅,每岁由陆路转输,节节皆崇山峻岭,鸟路羊肠,驮载艰难,脚费耗大。且黔省不产盐,需从川肩挑背负运至猿猴转贩。议赤水河道疏凿开通,使入京之铜船、客商之盐货俱由水运,上可节省国帑,下亦利济民生。”
赤水河河滨小镇——古二郎滩因河而立,因盐而兴。历史上,它既是自贡井盐逆赤水河码头航道码头,也是水运至贵州茅台等地的重要码头及食盐水路转运的集散中心,水运及此,因上游河道险峻,船不能行,唯靠人工背盐入黔。及此,二郎滩成为赤水河道,川盐入黔的最后一站。几百年的盐运历史沉淀,使这里成为赤水河及仁岸盐运历史文化的文化重镇。
军民鱼水情 开仓分盐 献门架桥
“好个二郎滩,四面都是山,天天背盐巴,顿顿菜汤淡。”这首民谣是解放前二郎滩穷人生活的真实写照。由于官商勾结和盐商的囤货居奇以及陆路运输全靠马帮和人工的肩挑背驮,造成赤水河两岸川黔境地盐价昂贵,民称“斤盐斗米”。
1935年2月18日,正值农历的大年十五。一大早,二郎滩街上的人们三五成群地议论着红军要回来的事,而街上的土豪劣绅和盐号老板早都闻风而逃,侯之担开办的“四公益”盐号大院里,几十名盐防军正簇拥着盐号股东、盐防军队长郑豺狗,收拾细软,准备乘滑竿往老木岩大山里逃。
下午,在一阵阵的鞭炮声中,街上和周边的贫苦农民手执欢迎旗帜,迎来了红三军团的先头部队。红军官兵一边和老百姓挥手致意,一边开展宣传活动,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拥戴与支持。红军在“四公益”盐号召开群众大会,听红军指挥员宣传共产党的主张,群众纷纷揭露地主老财和盐号奸商残酷剥削和压迫以及表达赤水河两岸川黔百姓对食盐的渴求。
2月19日军团政治部在二郎滩开仓分盐,一个营留置二郎滩掩护散发食盐(土城四渡赤水纪念馆《历史上的今天》)。红军打开了二郎滩黔军侯之担的“四公益”盐号,将盐巴分给了穷人。贫苦百姓手持盐巴,个个喜笑颜开,不少人热泪盈眶,纷纷赞叹红军是百姓的救星。赤水河两岸成千上万的贫苦百姓闻讯纷纷相约地涌向二郎滩,经过3天3夜,分盐完毕后,负责分盐的部队才渡河跟随军团主力部队再入黔北。
直到今天,在赤水河边还常常听到这样一首歌谣:“郎泉之水清呵,可以濯我脚;郎泉之酒香呵,可以作我药。”这讲述的就是1935年,红军在二郎滩二渡赤水时,3天3夜开仓分盐的故事。红军在抢渡二郎滩时,将贵州军阀侯之担囤积在二郎滩的盐巴分发给赤水两岸的穷苦人民。为感谢红军扶困济贫,老百姓捧出了郎酒慰问红军。红军指战员得到郎酒后,舍不得喝,大多用来给伤员擦洗伤口。红军开仓分盐的故事至今仍被大家传颂,红军经过之地留下一段段佳话,刻在了老百姓心里。
(开仓放盐情景再现)
木板、绳索、木头……是红军渡河架桥必需的材料,由于红军纪律严明,公平买卖,深得民心,为帮助红军顺利渡河,老百姓纷纷捐出自己的绳索、木头、木梯,甚至把自家的门板拆下来献给红军。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红军将收集到的木船编排在河面上沉锚、固定,然后用竹竿连接各船绑牢,再铺上木梯和一块块木板、门板,搭成浮桥,使大部队顺利过河。
(拆门架桥插画)
记者感悟:传承红色精神 用文字用镜头讲好故事
“我们来到这也是为了感受这样一种红色文化,把这种精神给传承下去。”参加集中采访的崇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馨月说道。鳞次栉比的青瓦板壁老屋、清晰可见的盐拐石印、饱经历史沧桑的石梯石墙……走在二郎镇,听着一个个红色故事,那段艰苦岁月仿佛一一再现,不少随行采访记者表示在这里不仅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对今后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温江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邓筱炫说:“以前只是在课本上、影视作品中了解到红军故事,对四渡赤水这些历史也只是片面的了解,这次实地学习后对这段历史了解更加深入,所以我觉得这样的实地教育非常有意义。在今后工作和生活当中,我也将坚持红军这种不惧艰险、坚持不懈的精神,不断提升‘四力’,用文字、用镜头讲好故事。”(温江融媒记者:刘林 廖振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