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一般反应与异常反应有哪些不同?
众所周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其中又分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它们都是由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与预防接种目的无关或者意外的反应,与受种者个体差异有关。那么,两者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就此问题,市卫健委做出了权威解答。
首先,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前,市民应对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所了解。从前期新冠病毒疫苗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和紧急使用时收集到的信息来看,我国新冠病毒疫苗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已广泛应用的其他疫苗基本类似。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疼痛等,也有发热、乏力、恶心、头疼、肌肉酸痛等临床表现。后续相关部门还将继续加强不良反应实时监测和评估。
那么,疫苗接种的一般反应与异常反应有哪些不同呢?
从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来看,一般反应占不良反应的绝大多数,是一过性的、轻微的机体反应,通常不需要治疗;异常反应主要指造成受种者的器官或功能损害的相关反应,罕见发生,常需要治疗。从临床表现来看,一般反应一般表现为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等局部反应,发烧、乏力、头痛等全身反应;异常反应常表现为急性严重过敏性反应等。从是否需要报告来看,比较轻的一般反应大多不需要报告;疑似严重异常反应均需要报告。从调查诊断来看,一般反应通常不需要调查诊断;疑似严重异常反应需要进行调查,并由疾控机构组织的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诊断,对调查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由市级或省级医学会组织的鉴定专家组进行鉴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