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 正文

做强“城市大脑” 做细“神经末梢” 给市民带来满满安全感

来源:成都日报 2021年04月16日 09:57
评论

1f26744c-e696-4806-90ff-60fc72f34df4.jpg.jpg

构建智慧应急平台,实现城市运行全天候管理

提升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面、精准度和实效性

实现中心城区用户年度供电可靠率99.99%

今年6月底,智慧安防小区将覆盖全市1800个小区

干燥季节,如何避免发生火灾;暴雨时期,怎样保障城市马路安全;地震发生,哪里才有应急避难场所……城市越大,面临的各种风险就愈发复杂和不确定,城市如何更安全,一直是市民关注的话题。

作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之一的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便意在提升城市的抗风险能力。通过做强“城市大脑”、做细“神经末梢”,完善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体系,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数据共享,智慧安全韧性将成为成都城市鲜明底色。

现场探访

一部手机

实现安全风险闭环管理

“收到报警,请问是否有真实火情。”“有火情,请立即处置。”这一幕发生在昨日的武侯区望江路街道望江兰庭小区。在小区现场,武侯区望江街道工作人员演示了一个报警装置,当感应探头感应到烟雾后,就通过网络报警给后台,后台人员在接到报警后,立即向发出报警的用户核实。“如果是真实火情我们就会立即通知社区消防以及物业等单位,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理火情。”该工作人员说。

“如此高效智能的处置,当然离不开智能化的管理。”该工作人员一边说一边拿出自己的手机向记者展示,“这就是我们的安全风险智能管控平台,刚刚的报警,就是基于它。”

望江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有了智能管控平台后,每个风险点都建档立户,并且都有详细的检查标准。检查后的整改报告,系统也自动生成下发。从管理、检查到整改,真正实现了风险的闭环管理。

城市运行更聪明

实现“一屏观、一网管”

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涉及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社会治安、信访维稳、医疗卫生、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等诸多领域,点多面广线长,工作任务纷繁复杂。

如何让城市变得更智慧、更有韧性和更加安全?

成都给出的答案是:提升城市安全感知和应急保障能力、基础设施服务品质以及智能安全管理水平。

“望江街道的安全风险智能管控平台,实际上就是一种很好的智慧治理形式。”市应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系统推进安全生产、治安防控、生态环境、气象监测等智能感知网络建设,构建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城市感知体系。迭代完善“城市大脑”信息系统,做强通达市、县、镇、村、小区各级“末端神经”,打造城市管理智能便捷应用场景。全覆盖开通应用“社智在线”平台,实现智慧安防小区覆盖全市人口。

建成智慧急救信息系统建设,构建智慧应急平台,实现城市运行全天候管理。完成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搭建,实现城市运行“一屏观、一网管”。

城市安全防线更牢固坚韧

老旧小区燃气设施应改尽改

能源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安全问题一直是重中之重。在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中,成都将优化布局供电网络,提升电力中断应急抢修响应处置能力,实现中心城区用户年度供电可靠率达99.99%。

天然气管网实现互联互通、供气保障能力持续提升,老旧小区燃气设施应改尽改。“目前,已组织成都市各燃气经营企业对符合标准的313个老旧小区开展走访工作,有序推进燃气管路改造。”该负责人透露。

形成覆盖全域、安全便捷的成品油零售网络体系;新建20个城市消防站,提高消防站响应、救援、指挥能力;优化升级成都市电梯困人应急服务平台,电梯年检全覆盖,出台电梯分级维保质量信用等级评价管理办法,实施电梯维保“互联网+监管+服务”新模式,防范电梯运行安全事故。

加强食品药品全链条监管,重点食品品种可溯源率达100%,本地生产国家基本药物抽验合格率达99%以上;构建“社区发现、镇街呼叫、部门响应、协同整治”的基层安全风险隐患治理体系,筑牢城市运营“安全本底”。

灾害防治更高效及时

建设自然灾害预警平台

该负责人透露,未来成都将建设自然灾害预警平台和“一张图”决策支持系统,提升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面、精准度和实效性。“现在已将都江堰中学等30个中小学列为国家地震预警项目的应用单位,安装部署了地震预警终端。”该负责人介绍,目前在全市人员密集场所、重点区域安装208套地震预警接收终端,同时进一步拓展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力争实现电视或手机APP及时接收地震预警信息的功能,提升地震监测预警能力,实现地震监测预警信息覆盖率达到80%以上。

此外,还规划建设23个一类应急避难场所和一批简易应急避难场所,实现人均应急避难场所面积不低于2平方米。加快推进江河控制性工程建设和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沱江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等项目,积极推进市政排水管网重大病害防治,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推进市级防灾减灾主题公园建设,构建“1+N”防灾减灾体验中心,提升市民安全素养。

社会环境更安全稳定

持续开展“净网”专项行动

严厉打击各类突出违法犯罪,持续开展“净网”专项行动,加大对网络黑灰产业打击整治力度;强化社区矫正和社会适应性帮扶,促进犯罪服刑人员适应回归社会;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能级,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加强民商事案件审判工作,妥善审理涉及教育、就业、医疗、养老、消费、住房等各类民生案件,实现民商事案件诉讼周期缩短20%;深化执行“一体化”改革,完善执行工作机制,规范执行办案,优化执行资源,提升执行质效;积极推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织严织密初次信访受理办理、重复信访集中治理、积案难案攻坚化解“三重滤网”,深入推进市域信访矛盾风险治理体系建设。

同时,加强社区智慧安防建设,加快项目推进,“4月底前完成智慧安防社区管理平台建设并投入使用。”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从前期在成都高新区试点情况看,智慧安防系统已覆盖全区大部分小区院落,在感知源建设点位数、技战法成效方面均有较好表现。预计到今年6月底,智慧安防小区将覆盖全市1800个小区。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