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评来了丨比“酒骑”更危险的 是都觉得它“没事”
“就喝一点,骑车没事的,交警又不查!”出事儿那天晚上,冯某也是这样想的,结果,酒后骑电瓶车回家的那段路,仅仅五公里,可他再也没能走完,醉骑,最终酿成惨剧。

这段时间,北京交警开始严查“酒骑”,根据北京市公安交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至2025年8月,北京发生醉酒驾驶非机动车亡人事故88起,占比11.4%,且多为单方事故。从一起醉骑致死到醉骑事故数据,揭露了一个巨大的隐患,而且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都知道“喝酒不开车”,却总觉得骑车没关系,但逻辑不应该是:如果喝到连路都走不稳,他骑车又能骑稳吗?

根据新华社报道,来自中国自行车协会发布的相关数据,目前我国自行车社会保有量超过2亿辆,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约3.8亿辆。如此庞大的人群,如此高频的使用,这也意味着,查酒骑的必要性不能再被忽视。

无论是开车的人参加的酒局,还是骑车的人下班后喝点小酒,既然酒精对神经的麻痹是一视同仁的,酒后的交通行为带来的隐患是一视同仁的,那么,对酒后交通行为的查处是不是也应该一视同仁呢?很多电瓶车主经济未必都宽裕,未必都买了保险,未必对安全那么看重,一旦出事,无论伤人伤己,都意味着难以为继,拿不出钱赔偿,甚至没钱救自己,正因为这个群体的经济支撑往往更薄弱,所以,提醒他们酒后不能骑车,其实是法律也是社会深层的善意。
当然,警察不可能出现在每个酒局散场的路口,真正的安全,还得靠自己把握,当你骑上车那一刻,别忘了,家里还有人等着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