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 正文

大凉山首个供暖项目加快推进丨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

2025年11月25日 15:39

【一线故事】

“手暖和了,写字肯定特别顺畅,晚上睡觉也会特别香”。11月19日,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特殊教育学校,听障学生沙马阿比木用手语说,暖气开通了,就再也不怕冬天冷了。

沙马阿比木期待的暖气,是越西县城区清洁供暖工程项目,近期即将实现首次供暖,受益对象是越西县特殊教育学校的百余名师生。该项目是大凉山首个供暖项目,预计明年全面完工,将惠及4万余人。

工人正在安装。何勤华 摄

县特殊教育学校即将实现供暖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作为凉山州第一个供暖项目,越西县城区清洁供暖工程既是凉山州的重点项目,也是越西县民生改善、绿色发展、城市升级的重要支点,具有很强的普惠性和示范性。该项目于2023年立项谋划,2025年开始施工。

11月中旬,当记者来到越西采访时,室外的气温已经明显很低,白天只有10℃左右。当地人说,这里的昼夜温差大,最冷时部分地区晚上还会降到零下。

“快来烤烤火。”在越西县特殊教育学校一间教师办公室,几名没有上课的老师围在一个火炉前。他们介绍,学校部分宿舍虽有爱心人士捐赠的空调,但未全覆盖。大多数时候师生们取暖还得烤火。

传统的电炉取暖。何勤华 摄

没有空调的越西中学学生宿舍,则只能通过增加被褥来取暖。在高二五班沙阿木同学的寝室,记者发现,几乎每张床都备了两床被子。沙阿木说,等天气再冷些,家里还会再带一床厚毛毯来。

清洁供暖工程将改变这一状况。记者从越西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该项目于2025年第三季度起陆续开始实施,除越西县特殊教育学校即将实现供暖外,项目在越西中学等其他学校也正在加紧推进建设,有望在2026年第三季度陆续完工并投入使用。

“中央空调”温暖城区36万平方米

来自中建八局的项目经理韩帮远,为记者介绍了该工程的具体供暖方式。他说,该工程所实现的供暖,来源于空气能。通过空气源热泵机组将空气中的低位热量吸收后,把管道中的循环水加热至45℃,再通过风机盘管输送至室内。

在越西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王卓扬和韩帮远带领下,记者还来到位于越西中学男生宿舍的施工现场。多名工人正在开展管道切割和安装作业。“学生们上课期间就是我们的施工期。”韩帮远说。在楼层上方,长长的管道已布设完毕,且用橡塑棉进行了包裹,可以有效保温。走进一间宿舍,门的上方就是供暖设备的终端——风机盘,未来暖气将通过这里送入房间。

已安装完善,外形类似空调的出风口。何勤华 摄

“从外观上看,整个清洁供暖工程像一个中央空调。”王卓扬介绍,这套系统不受阴雨天等气候影响,在环境温度为-15℃~45℃之间均能正常工作,且具备智能恒温、水电分离安全环保、安装便捷、使用寿命达15年以上等特点,完全适配越西气候与建筑需求。工程涵盖148栋建筑供热系统改造,覆盖越西县城区总面积36万平方米。

越西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张加强表示,将督促各方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确保项目早日投用,让师生在冬季享受到温暖舒适的环境,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已经接入学生宿舍的供暖设备终端。莫色石博摄

【专家解读】

西昌学院教授贺新宇:

越西县城区清洁供暖项目作为凉山州首个地方政府专项债投资建设的集中供暖工程,充分体现了当地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民生需求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回应高寒地区群众冬季取暖的迫切期盼,补齐民生领域短板、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

我还注意到,该项目是清洁供暖项目。最近几年,四川大力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从能源供给、到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条。清洁供暖项目,可以视为清洁能源产业在应用层面的延伸,特别是在高原地区、民族地区,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