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有位“橘司令” 公益助农践初心
资阳市雁江区丰裕镇的罗泽给自己封了一个“官”——“橘司令”。本是想让自己的抖音号吸人眼球,可谁曾想,“橘司令”的名号在四里八乡越叫越响,乡亲们几乎忘了他的本名。在大家眼里,这个“橘司令”是蜜柑推广的“带货先锋”,是柑橘产业的“革新闯将”,更是乡亲们致富路上的“领路人”。

雁江区丰裕镇半月村柑橘林。
“橘司令”的果园工作室
11月12日清晨,一通急促的电话划破宁静,雁江区丰裕镇半月村党支部书记王晶语气焦急:“‘橘司令’,我们村还有好多蜜柑没卖出去,想请你来帮着宣传宣传!”挂掉电话,罗泽没有片刻迟疑,立刻召集团队整装出发,驱车直奔半月村。

半月村村支书王晶(左)欢迎“橘司令”罗泽(右)到来。
“‘橘司令’来啦!可把你盼来了!”刚到村办公室门口,王晶快步迎上,一边带路往12组赶,一边诉说着果农的难处:“12组和8组的蜜柑都还没销出去,村里老人多,连三轮车都没有,没得客商来,果子根本运不出去。”

王晶向罗泽介绍情况。
走进12组村民杨婆婆的果园,金黄饱满的蜜柑挂满枝头,果香四溢。罗泽半俯身子钻进果林,一套“看色泽、捏硬度、尝甜度”的“选果三部曲”行云流水。了解品质后,他紧紧握住杨婆婆的手,斩钉截铁地承诺:“您放心,这么好的果子我一定帮您卖出去!”

罗泽向杨婆婆握手承诺。
找机位、捋台词,团队成员迅速拿起手机开拍。镜头前,罗泽底气十足地推介:“这里是丰裕镇半月村12组,蜜柑果形周正、硬度够、无浮皮,品质上乘,欢迎各地客商前来采购!”为了让宣传更接地气、更有说服力,他特意邀请杨婆婆出镜“代言”,老人捧着果子也大方展示:“你看这颜色好漂亮,果子又硬扎,味道甜得很!”

拍摄宣传短视频。
拍摄结束,罗泽就蹲在路边,快速剪辑视频,第一时间将“新鲜热乎”的果园实况推广出去。视频刚发布一会儿,咨询电话和私信便蜂拥而至。新疆客商刷到视频后,当即要求视频看货,当天就敲定3万斤收购意向;甘肃兰州的果商通过私信联系,想收1万斤;绵阳零售商更是驱车赶来,在罗泽的带领下走村入户挑果,最终定下2500斤,“我们在抖音上刷到,看他说这边果子没有浮皮,全是细皮货,过来一尝口感确实好,卖完我们再来拉!”

罗泽和果商视频连线看果。
看着客商陆续下单,杨婆婆笑得合不拢嘴,拉着罗泽的手连连道谢:“太感谢‘橘司令’了!有你帮忙,我们心里更踏实了!”送走绵阳客商,罗泽来不及歇脚,又马不停蹄赶往半月村8组,为那里的蜜柑销售继续奔走。“他从不收一分钱,油费路费都自己承担,纯纯做公益,真的太感谢他了!”村支书王晶的话语里既充满希望,又满怀钦佩和感激。

罗泽带着绵阳零售商实地挑果。
“橘司令”的肩上使命
丰裕镇是传统早熟蜜柑的核心产区,产量约占全区早熟蜜柑总产量的九成。往年每到集中上市季,外地客商便慕名纷至,直奔田间地头抢收鲜果,果农们根本不用为销路发愁。然而今年受持续阴雨天气影响,花期延长,蜜柑上市时间大幅推迟,不少客商转而投向外地市场,让果农们满心焦灼。而罗泽的公益助农之路,始于这期间的一次偶然的援手。

传统早熟蜜橘。
“9月20日,我们去丰裕镇农权村,那里是特早蜜柑主产区,他们村的熊支书说还有大量的果子没卖出去。”罗泽回忆,当时他灵机一动,邀请村支书出镜拍了一条短视频,通过自己注册的,在业内小有名气的“资阳橘司令”抖音号发布。没想到浏览量一路飙升,各地果商的咨询电话接踵而至。这次意外的成功,让他萌生了公益宣传的念头:“能不能用这个号,专门帮老百姓宣传!哪个村有需求,我们就往哪个村跑!”

罗泽团队发布的柑橘宣传视频。
怀揣着这份初心,罗泽带领团队走遍了丰裕镇同意村、长沙村、敲钟村、人乐村等十几个村落。除了“资阳橘司令”账号外,他们又陆续注册“雁橘发布”“雁橘植保”“刘橘长”等6个抖音号扩大影响力,累计发布实地实拍宣传短视频200多个,只要搜索“雁江蜜柑”,总能刷到他们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
视频带来流量,流量汇聚商机。采访当天,罗泽的电话就没停过:“平均10分钟一个咨询电话,私信有时候一天能收到一两百条。”短短一个半月,罗泽及团队就吸引了700多名外地客商,帮助果农卖出蜜柑4000余万斤。

罗泽为果农拍宣传视频。
“我自己也是果农,种了1100多亩果园,最懂果农一年到头的期盼和果子卖不出去的心酸。”罗泽坦言,农村种地的大多是70岁左右的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更不懂线上宣传。“作为新农人,我有责任用短视频这个新武器帮他们打开销路。”让他欣喜的是,不少客商都是通过他的短视频了解到丰裕镇有如此大规模的早熟蜜柑种植面积,也是第一次到丰裕镇采购。“不仅帮果农卖了果,还打响了雁江蜜柑的名片,一举两得。”

罗泽为果农拍宣传视频。
“橘司令”的共富蓝图
让雁江柑橘香飘远方、让父老乡亲日子越过越兴旺,是“橘司令”罗泽从未改变的初心!除了帮果农“卖得掉”,这些年,罗泽还一直在探索如何让雁江柑橘“卖得好”。公益助农之外,他早已谋划了更长远的共富蓝图——推动品种革新,让雁江柑橘摆脱“低价竞争”,靠优质品种站稳高端市场。这个梦想,源于2016年雁江蜜柑的滞销困境。“当时,果农拦着过路车就问收不收果,看着太揪心了。”那一刻,原本汽配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罗泽,毅然决定回乡创业、扎根农村。

雁江传统早熟蜜柑。
“刚开始真的太难了,我对柑橘种植一窍不通,走了不少弯路,吃了很多亏。”尤其让罗泽感慨的是前三年的极端干旱天气,让果树成片枯死。“不仅一年的收入打了水漂,连树都保不住,我有4个园子,最多的一个园子就亏了400多万。”
但退伍军人不服输的韧劲,让他越挫越勇:“再尝试、再摸索、再突破!只有新品种才有话语权,附加值也更高。”他四处考察学习,引进100多个柑橘新品种,还潜心钻研杂交育种技术,成为“雁媛”品种的首批引进者和“推荐官”之一。

果农赠予罗泽的锦旗。
“当时‘雁媛’的枝条能卖5000多元一斤,但我们免费送给周边果农,只要他们愿意种,我们就送枝条、教技术,还承诺种出来后负责帮他们销售。”罗泽说,看着乡亲们的果园有了新希望,再辛苦都值得。如今,雁江区已改良“雁媛”1.4万余亩,其中,在罗泽带动下,改良了500余亩。他自己的果园已嫁接800多亩“雁媛”,今年虽仅投产10万斤左右,却凭借优良口感卖出了10元/斤的零售价。

“雁媛”挂枝头。
“我的愿景,是把雁江打造成核心产区。”谈及未来,罗泽眼神坚定。“就像‘雁媛’,在全国范围内我们雁江就是核心产区,那我们雁江的‘雁媛’就是全国定价的风向标,人家要买‘雁媛’,首先考虑就是到雁江来,这样一来,雁江柑橘产业的竞争力就上来了,乡亲们的收入也能稳步提升。”

“雁媛”挂枝头。
记者手记
记者从雁江区农业农村局获悉,经过各方努力,目前全区早熟蜜柑商品果已基本售罄,剩余少量小果、次果按往年惯例,农户自留自销即可轻松消化,销路不成问题。
“在资阳、暖阳阳!”从田间地头的公益带货,到品种迭代的产业深耕,“橘司令”罗泽用脚步丈量土地,用镜头连接市场,用技术赋能农户,他的责任与担当,恰似冬日暖阳,正一点点驱散销售困境的阴霾;如“星星之火”,点亮雁江柑橘的光明未来。相信会有更多像罗泽这样的新农人,为雁江大地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新动能,让蜜柑之乡的“柑”甜故事源远流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