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德行”让三星村治理好得行丨沿着总书记足迹 看蜀乡新风貌
11月18日,“沿着总书记足迹看蜀乡新风”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德阳广汉市三星堆镇三星村。在这个因古老三星堆文明而闻名遐迩的村庄,一块实时更新的电子屏幕,吸引了采访团的目光。屏幕上跳动的信息,并非高深莫测的数据流,而是村民参与村务、上报问题、累积“德行”分的生动记录。这一看似简单的互动场景,正是三星村探索将乡村治理从“单打独斗”引向“众人拾柴”,用数字火花点燃全民参与乡村治理与文物守护热情的创新实践缩影。

三星村一角
“以前在村里看到啥问题,比如哪里环境脏乱了,或者觉得有什么安全隐患,得专门跑到村委会去反映,有时候一忙就耽搁了。现在好了,随时随地,随手一拍、手机一点,村委会马上就知道了,处理起来特别快。”村民刘诗兵笑着向记者展示他的手机屏幕,语气中带着自豪,“你看,我这通过上报问题、参与志愿活动获得的‘积分’又涨了,年底还能根据这个多分点红呢!”
刘诗兵口中的“积分”,是三星村依托自主研发的“好德行”数字化平台,全面推行的“积分制”治理模式的核心要素。三星村“两委”后备干部湛瑞雪在接受采访时,用更宏观的视角解读了这块小小的屏幕:“我们把它称作开启‘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的一把‘数字钥匙’。过去发动群众参与公共事务,主要靠村干部磨嘴皮子、上门动员,现在则依靠数字赋能,实现了高效、精准的常态化互动。”

工作人员正在帮助村民解决问题
湛瑞雪进一步介绍,“好德行”平台不仅是村民反映诉求、解决问题的“直达车”,更是村务公开、民主议事、凝聚共识的“线上议事厅”。“我们通过平台及时发布集体经济发展计划、各类用工需求,所有村务收支明细一律上网公示,接受全体村民监督。据统计,去年我们通过平台共发布各类通知公告123条,实现村务公开287次。村务透明了,村民心里亮堂了,参与感和主人翁意识自然就增强了。”
“好德行”平台的魔力,远不止于问题上报和村务公开。三星村创新性地将线上行为与线下激励深度结合,把“好德行”积分与集体经济年度分红、信用评价甚至普惠金融信贷服务相挂钩。积极参与、表现优异的村民,不仅能获得实实在在的物质奖励,还能在金融服务上享受更多便利,这让无形的“好德行”变成了可以衡量、能够兑现的“硬通货”,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的参与积极性。
尤为特殊的是,三星村肩负着守护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核心区的使命。在这一领域,“好德行”平台同样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采访团了解三星村基本情况
“我们将严格遵守《四川省三星堆遗址保护条例》明确写入村规民约,这一条款是通过‘三上三下’的民主议事程序,最终由全体村民一致同意的。”湛瑞雪在平台上调出这条醒目的规定向记者说明,“现在,任何村民只要在遗址保护区范围内发现可疑人员、异常情况或潜在风险,比如未经批准的动土、可疑的勘探行为等,都能立即通过平台图文并茂地上报。我们村委会在‘线上’第一时间接收信息、初步研判,并迅速与三星堆文物保管所形成‘线下’联动处置机制,共同织就了一张覆盖广泛、反应灵敏的文物安全防护网。”
采访结束时,记者看到村民们三三两两地在村文化广场上悠闲散步。偶尔有人停下脚步,熟练地掏出手机,点开“好德行”APP,或查看最新的村务动态,或随手记录下自己的“新发现”。在这个古老文明与现代科技奇妙交汇的村庄里,“好德行”平台如同一根无形的数字丝线,将散落的每家每户紧密串联,凝聚成一股推动发展、守护遗产的强大合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