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数字乡村建设优秀案例,温江+3!
近日
省委网信办印发了
《四川省数字乡村建设优秀案例选编》
(2024-2025)
“温江区:垂直农业革命重塑都市粮仓”
“寿安镇:乡村数字化运营平台”
“川农牛科创农庄——科技赋能与产教
融合驱动的乡村振兴‘温江样本’”
3个来自温江的案例入选
11月13日,2025年四川省数字乡村发展统筹协调机制会举行,温江区作经验交流发言,以案例为切入,讲述了温江聚焦以“数”赋能、以“智”提质,在发展乡村数字经济、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智慧绿色乡村等重点领域持续用力,进一步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新动能的发展实践。
案例一
(
温江区:垂直农业革命重塑都市粮仓
)
温江作为成都“天府粮仓”科创核心区,面对城市化进程中耕地资源锐减与传统种植效率低的挑战,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下,建设国际领创植物工厂产研园,打造西南首个规模化商业植物工厂。中农·超级植物工厂采用“院所技术+国企基建(兴蓉西集团)+企业运营(中农亿享公司)”三方协作机制,致力于构建“科研-中试-产业”全链条体系,推动农业从“经验种植”向“数据驱动、智能决策”跨越。
中农·超级植物工厂创新应用超高层立体栽培、专属“光配方” LED 补光等技术,结合物联网、AI 等数字技术,大幅提升草莓产量,远超传统地栽水平;搭建智慧管理系统与全链条可追溯平台,有效降低农资成本、提高人员效率,提升产品溢价空间,显著增强产业竞争力。
另外,中农·超级植物工厂将承担农业农村部相关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功能,构建“植物工厂+科研+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形成三产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案例二
(
寿安镇:乡村数字化运营平台
)
2024年,寿安镇落地乡村数字化运营平台——“智游寿安”小程序,整合210余家文旅商家(含32家盆景园、68家民宿),线下126个点位,用二维码串联3条主题线路,构建“游前-游中-游后”全周期服务,配套商家数字化运营工具与政府大数据监测平台。
截至目前,平台注册用户超5万,服务游客20万人次,带动商家客流量增长25%、客单价提高18%,游客满意度达92%。
寿安镇锚定“川派盆景”核心IP设计平台功能,推出“盆景体验套餐”“非遗工坊预约”等专属服务,形成差异化竞争力。通过“线上+线下”低门槛融合模式,扩大数字化惠及范围。构建“政府-商家-游客”三方共赢生态,解决了传统乡村旅游中“监管难、运营弱、体验差”的多重痛点。深耕乡村文旅细分场景,深度挖掘盆景文化、非遗技艺等资源,提供贴合乡村“小而美”特点的专属服务,真正助力乡村旅游从“粗放运营”向“精准提质”转型,为数字乡村建设中乡村文旅提质提供可复制经验。
案例三
(
川农牛科创农庄
——科技赋能与产教融合驱动的
乡村振兴“温江样本”
)
川农牛科创农庄坐落于温江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由四川农业大学与成都现代农业产研院联合打造,是“政产学研用投”协同创新的标杆项目。
川农牛科创农庄以“三链融合”(种业创新链、农食价值链、场景生态链)为核心,构建“创新策源区—转化示范区—辐射带动区”三级发展体系,形成“从实验室到田间再到市场”的全链条场景,孵化“稻·见”大米、“红香糯”系列等品牌,带动村集体年增收超21万元,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
川农牛科创农庄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赋能+产教融合”范式,接下来,将持续推动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培育更多“温江造”新品,助力打造乡村振兴“尖点”,赋能温江现代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刘嘉仪
编辑:彭棣 李林波
审核:高舒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