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 正文

透视四川民企百强榜:制造业成主力,新兴产业抢“C位”

2025年11月08日 12:56

“这份荣誉沉甸甸。”11月6日,在2025四川民营企业100强发布会暨知名川商泸州行活动现场,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刘刚领到奖牌后感慨道,过去一年,药品降价、竞争加剧让药企普遍面临更大压力,能闯进百强榜,很不容易。

“难”是当前民营企业的共同感受。然而,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四川民营企业迎难而上。百强是四川民营经济的“领头羊”,榜单是观察四川民营经济发展的一扇窗口。当前,四川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哪些新趋势?上榜企业又靠什么实现逆势增长?

看发展特征:入围门槛攀升,制造业成绝对主力

“要进入榜单更难了。”多家民企负责人直言。2025四川民企百强榜以2024年度企业营业收入为入围门槛,今年的入围门槛已达到39.45亿元,较上年提升近2亿元。

同时,榜单席位争夺白热化,新老更替加速,今年共有15家新晋企业,这也意味着有15家企业出局,落榜者多集中在家居、食品加工等传统行业,新晋企业则主要聚焦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领域。

比如,时代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首次上榜便位列第76位,这家由长安汽车、深蓝汽车与宁德时代联手成立的企业,随着产能释放,2024年营收达52.05亿元。

今年榜单还呈现“强者愈强”的特点。营收超千亿企业达3家,分别是通威集团有限公司、其亚集团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较上年新增1家。

其中,其亚集团去年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元,排名从去年的第五位升至今年的第二位。该公司以铝基、硅基、现代煤化工、能源、矿业为主营业务,产业布局横跨四川、新疆、贵州、云南等多个省区。

“我们始终以‘产业链’思维统领全局。”其亚集团总经理黄洪介绍,公司纵向深耕铝基产业链,从电解铝向上游延伸至氧化铝、铝土矿,还从氧化铝生产副产品赤泥中提取稀有金属实现价值倍增;横向拓展硅基新产业链,切入光伏新能源赛道。

榜单另一大趋势是制造业主体地位凸显。今年百强榜单中的制造业企业达73家,较上年增加1家,营收总额1.39万亿元,占百强总营收的80.3%,较上年提升11个百分点,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1家)、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0家)、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8家)等领域。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十四五”以来,四川深入推进工业兴省制造强省,积极发挥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加快推动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和“15+N”重点产业建圈强链,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政策资源向这些优势产业倾斜,助推民营企业成长崛起。”四川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上市公司发展与竞争力研究所所长曹麒麟表示,同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纵深推进,促进跨区域产业链整合,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看发展动能:数字化转型提速,战略性新兴产业成布局重点

当天发布的《2025四川民营企业100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转型升级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百强企业中,超过50%的企业已完成或正在推进数字化转型,74家企业实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比如,四川冶控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全废钢电炉短流程钢铁企业,持续推进绿色转型与数智化升级,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智能化管控。同时,积极布局钒微合金化、氢冶金等前沿技术领域,推动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绿色化方向升级。2024年营收达53.44亿元,位列榜单第七位。

科技创新是民企发展的核心动力,这在医药制造企业中尤为突出。

首次上榜排名第60位的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靠的就是战略转型与硬核创新。2011年以来,公司从仿制药转向创新药,前瞻性地避开了行业内竞争较为激烈的单克隆抗体领域,押注难度更大、壁垒更高的双特异性抗体、四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ADC)。

2023年12月,公司与国际药企巨头BMS(百时美施贵宝)就双抗ADC产品iza-bren达成总额84亿美元的合作,成为全球ADC领域单个资产总交易额最大的全球战略许可及合作交易。2024年公司营收58.23亿元,同比增长936.31%。公司股价也一路攀升,百利天恒董事长朱义成为四川新首富。

“创新药的研发就是要全力以赴。”朱义日前接受川观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另一家药企——康弘药业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2.53%,今年位列榜单第91位,较去年提升7位。“业绩增长离不开创新驱动。”刘刚介绍,近五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近20%,核心单品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为自主研发一类生物新药,打破国外垄断,去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目前公司已布局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学、ADC药物等前沿领域,多款创新药已进入临床阶段。

梳理榜单还可以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壮大。54家百强企业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20家涉足新能源产业,18家涉足新材料产业。

榜单新晋企业四川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主营锂电池负极材料,得益于下游动力电池、储能市场需求增长,公司订单量持续走高,去年营收达43亿元,排名第94位。

“尤其今年下半年,产线满负荷生产。”公司外部事务负责人赵继伟表示,尽管当前锂电行业面临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但公司母公司上海杉杉锂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锂电负极材料龙头企业,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和成本控制能力,公司投产当年即实现盈利。同时,受益于眉山良好的营商环境,当地在政策、要素保障上给予大力支持,助力公司快速落地达产。

近年来,四川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帮助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升效率。“百强企业正通过数字化、绿色化和新兴化,全面塑造面向未来的发展新优势。”省工商联主席唐燕表示。

看发展潜力:与第一梯队仍有差距,外优环境激活发展动能

近年来,四川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省委、省政府多次作出重要部署,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切实降低民营企业融资、用地、用能、物流等要素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

去年9月,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部署开展违规设置市场准入门槛、拖欠企业账款、侵害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涉企违规收费罚款、涉企执法检查“五个专项治理”,下决心、花大力气破解全省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让广大民营企业放心经营、安心发展。

一系列政策举措助力全省民营经济稳中有进。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72万亿元、同比增长5.5%,与全省GDP增速持平;全省民间投资增速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民营经营主体总数达到913.2万户、同比增长2.9%。

各地也纷纷打出“组合拳”,激活民营经济新动能。从区域分布来看,百强企业分布于全省16个市(州),其中,成都、宜宾、德阳上榜企业数量位居前三名,分别是42家、10家、9家,绵阳、眉山较上年各增加2家。

“总的来讲,百强企业的分布中,成都一马当先,头部地位稳固,多个市(州)在数量、规模或效益上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经济发展呈现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唐燕表示。

不过,置于全国“坐标系”观察,四川民营企业仍有追赶空间。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入围企业107家,江苏90家;四川上榜11家,虽位列西部第一、全国第11位,但与第一梯队相比,仍存在着不小差距。

此外,《报告》还显示,百强企业营收总额、净利润总额、盈利能力均有所下降,国内市场需求不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仍是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差距意味着发展潜力。”曹麒麟建议,要进一步稳定政策预期、健全法治保障体系,破除制度性壁垒、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同时,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例如,给予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人才培训、项目对接等服务,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制定出台更多有力有效、可感可及的务实举措,充分发挥四川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作用,打造全天候高效服务的民营企业之家,服务保障全省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图片来源《2025四川民营企业100强调研分析报告》)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