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菜篮子” 托稳民生“幸福值”
“菜篮子”工程是一项关系民生福祉、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近年来,雅安不断加强“菜篮子”生产供应能力建设,全力确保市场“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品种丰富、价格稳定、质量安全。
11月4日,细雨绵绵。8时,在雨城区周公山镇昝村村三组的雅雨源家庭农场,沾着露珠的新鲜豌豆尖已完成采摘,即将奔向市区各大菜市场,为市民餐桌增添一抹清新的绿色。

名山区万亩粮经现代农业园区蔬菜基地里,工人们正在给花菜追肥 名山融媒供图
晨露未干
“菜篮子”基地豌豆尖已上市
豌豆尖,被川渝人民誉为冬日的“顶流”蔬菜,是餐桌上的必备美味。
当天,雅雨源家庭农场里,一畦畦豌豆尖翠绿欲滴,叶片上挂着晶莹露珠。3名工人在畦垄间穿梭忙碌,手法娴熟地采摘鲜嫩豌豆尖。
此时天已放亮,一天中最繁忙的采摘时段早已结束——每天凌晨四五点,工人们就戴着头灯开始采收,到七八点便要完成所有采摘工作,将带着露珠的新鲜豌豆尖及时送往市场。
“今年种了60亩左右的豌豆尖,现在采摘的是第二茬,嫩得很。不管晴天雨天,目前每天都在采,一天有两百公斤左右。”雅雨源家庭农场负责人曹宗贵介绍,今年农场的豌豆尖种植规模不算大,主要供应雅安本地菜市场,目前每公斤售价为14元到16元左右,预计11月中旬大量上市后,价格会回落至每公斤10元左右。
昝村村的山地地形使得菜园不能连片,但是一畦畦的菜地却从村道旁连绵到远处的半山腰。
曹宗贵指着远处起伏的山坡说:“大多是农场种的菜,莴笋、茄子、小白菜都有,别看不连片,加起来有200亩左右。绕过前面的几道弯,地里的茄子正是收获的时候,每天能摘两百公斤。”
作为雅安市“菜篮子”基地、蔬菜应急保供基地之一,雅雨源家庭农场还在多营镇、碧峰峡镇承包了400亩左右的土地,用于种植各类应季蔬菜。一年下来,农场的蔬菜产量约1000吨,为雅安市民提供了新鲜多样的蔬菜,有力保障市民“菜篮子”供应稳定。
同时,农场距市区仅半小时车程,短距离运输让地里带着晨露与泥土芬芳的各类新鲜蔬菜,能快速送达市区各大菜市场,让市民第一时间尝到新鲜味道。
曹宗贵还表示,为了保证蔬菜的品质,农场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进行种植,采用物理和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确保蔬菜绿色、健康、无污染。施肥方面,农场主要使用有机肥,为蔬菜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当前,农场已申报绿色食品认证10个。
助农又兴村
“菜篮子”里装着大民生
在昝村村,雅雨源家庭农场承包的200余亩土地,不仅盘活了村民的零散用地及撂荒地,还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村民收入。
57岁的村民罗云芬,就是其中的获益者之一。“今天凌晨四点就下地了,蔬菜讲究的就是新鲜,要抢时间。”摘完豌豆尖,罗云芬从地里上坎,穿着沾满泥土的雨靴往家走。她家就在蔬菜基地旁,平时下地只要四五分钟。
回家收拾收拾,喂饱家里养的两头猪,下午她还要接着到蔬菜基地种莴笋、除草。
家里和蔬菜基地的两点一线生活,罗云芬已经过了好几年。自从农场把村里的地承包下来,她就在农场里扎下根,每天都有活儿干,也有了稳定的收入。
除了罗云芬,村里还有不少村民都在农场里找到了工作,或是负责采摘蔬菜,或是进行田间管理。农场常年吸纳约15人就业,人均每年收入达15000元。
在农场的带动下,昝村村周边30余户村民也开始尝试种植蔬菜,农场会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帮助村民一起增收致富。此外,农场的发展也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让这片曾经略显沉寂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那儿有一大片连着的土地,差不多400亩。我们已经递了申请,打算明年用来发展观光农业。”曹宗贵一边说,一边指向远处的小山包。
“再过五六天,包菜要开始采收了,量大的时候还有大卡车来拉,可热闹了!”罗云芬接过话茬,笑着说。
本地蔬菜持续上新
市民“菜篮子”量足质优
连日来,雅安市各地“菜篮子”基地抢抓农时,全力开展秋冬蔬菜的田间管护工作,确保市民稳稳拎住“菜篮子”。
在名山区万亩粮经现代农业园区,800余亩蔬菜基地绿意盎然,40余名工人分散作业,弯腰除草、精准追肥,抓紧秋冬管护关键期,为稳产丰收蓄力。
这片生机勃勃的蔬菜基地,是雅安市民的新晋“菜篮子”。2023年以来,利用冬季农闲时节,名山区万亩粮经现代农业园区种植包菜、莴笋、儿菜等应季蔬菜,在保障市民“菜篮子”供应充足的同时,有效提高土地效益,把“冬闲田”变成了“增收田”。
今年,这一“菜篮子”里继续“装”新菜——青笋、儿菜、贡菜等多个品种蔬菜正茁壮生长,11月下旬起将陆续成熟上市,丰富市民冬日餐桌。
在汉源县稻菜现代农业园区,一株株青翠的蒜苗正积蓄养分,静静生长。作为雅安市民早春餐桌上的一道美味,汉源蒜薹以脆嫩的口感、浓郁的蒜香和清甜的回味,成为雅安市民开启春日味蕾的“标志性食材”。
在宝兴县的高山云雾间,当地特色糯山药已陆续成熟。作为获认定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这道来自大山深处的美味,不仅丰富了雅安市民的餐桌,也闯进更广阔的市场,受到更多消费者喜爱。
一个个“菜篮子”里持续上新的本地蔬菜,是雅安市民餐桌丰盛的最好证明。
“2025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预计达53.07万亩,产量预计突破89.6万吨,均较2024年有所增长。”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雅安市已在雨城区、名山区、荥经县、汉源县、天全县建设4400亩市级保供蔬菜基地;建立雅安瑞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汉源县余余家庭农场等58个蔬菜、水果等生产应急保供基地。
不断扩容的种植面积、持续增长的蔬菜产量,以及星罗棋布的保供基地,正让雅安市民的“菜篮子”装得更满、品质更优,稳稳承载起千家万户的幸福感与安全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