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十四五”丨西昌油茶姐妹:五年间,我们与古城共成长
清晨六点,西昌建昌古城在晨光中缓缓苏醒。南街“姐妹油茶”店里香气四溢,店主孙霞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从昔日破旧的老街,到如今的文旅地标;从十几平方米的小铺,拓展为七十平方米的店面,“姐妹油茶”不仅见证了建昌古城的沧桑蜕变,也成为“十四五”期间建昌古城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
焕新归来,老城迎来新生
建昌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曾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也是西昌保存最完整的古城遗址。
孙霞是会理人,19岁来到西昌打工。积累了一些经商经验后,在父母的支持下,她于2003年在西昌南街租下一间铺面,开起了油茶店。因生意红火,妹妹也加入经营,小店便得名“姐妹油茶”。

“以前的古城,道路狭窄,两旁多是土木结构的老房子,空中电线密如蛛网。一到上下班和学生上下学时间,就堵得水泄不通。那时几乎没什么外地游客,来吃油茶的大多是本地人。”孙霞回忆道。
转机出现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西昌市以“保护+活化”为核心理念,对建昌古城实施系统性有机更新。改造并非大拆大建,而是精雕细琢:抢救性修复建平门、四牌楼等历史建筑,完整保留“九街十八巷”的传统肌理,让青石板路恢复旧貌,同时全面提升消防、卫生等基础设施。
2022年秋天,姐妹油茶店迁回古城,从南街74号搬至古城6-129号。不仅门牌变了,环境也焕然一新。
“回到古城,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石板路、古建筑,夜晚还有绚丽的灯光秀,真的太美了!”孙霞感慨道。

建昌古城一期项目于2022年11月正式开街,吸引了川内外众多游客。2023年3月,古城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知名度与美誉度进一步提升。2024年春节前夕,二期项目盛大开城,人气持续攀升,春节假期游客量跻身全省景区前十。建昌古城还成功入选“中国十大最美古城”。
建昌古城的焕新,是凉山州“十四五”期间推动文旅发展的一个缩影。五年来,凉山深入实施“文旅强州”战略,推进文旅资源保护开发、精品线路打造、服务提升等“十大行动”,建成建川电影博物馆聚落(首期)、建昌古城、唐园、大石板古村等一批重点项目,为凉山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节庆引流,游客络绎不绝
重返古城后,姐妹油茶店面积扩大到七十多平米,生意也迎来新的生机。
曾经的顾客以街坊熟客为主,如今则迎来成都、重庆乃至更远地方的新面孔。作为建昌古城的特色小吃代表,油茶店成了热门打卡地。营业时间也从以往中午12点就打烊,延长至满足更多游客的需求。

“以前一天大概卖200碗油茶,现在能卖到400碗左右。”孙霞笑着说。
“十四五”期间,凉山州“以节为媒”推动文旅融合,依托特色节庆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吸引八方游客。
今年春节,建昌古城以“金蛇贺春·祥瑞新程”为主题,推出千龙千狮闹新春、财神巡游等民俗活动;“五一”期间,以“国风花潮,邂逅建昌”为主题,举办系列精彩活动,吸引游客超52万人次;国庆中秋双节,围绕“情满赴建昌 家国共团圆”主题,连续推出57场特色活动——万人鱼宴香飘街巷,拜月仪式再现传统,时光邮局传递祝福,大屏同步转播川超赛事。据统计,10月1日至7日,古城累计接待游客83万人次,带动消费近700万元。
“现在每逢节日,古城都有活动,游客人山人海。我们的生意也跟着火爆起来。”孙霞说。
凉山的文旅活动不仅限于法定节假日,“夏季清凉”与“冬季暖阳”双季品牌,正重塑旅游日历,推动凉山从“一季独秀”迈向“四季常青”,实现全域皆景、全年宜游。

2024年火把节期间,凉山共接待游客1357.7万人次,同比增长31.9%;实现旅游收入118.4亿元,同比增长44.2%。同年11月,依托暖阳、冰雪、温泉与民族风情,为期三个月的冬季文旅季拉开帷幕,大凉山戏剧节、“烧烤节”等活动在寒冬中“火热出圈”。
特色活动持续创新,今年首届泸沽湖转山转海节承载千年文化,让游客全方位感受自然与人文魅力。大凉山戏剧节、民族电影周、民族音乐周、邛海湿地马拉松、蓝花楹节等文旅IP,共同构建起凉山“文旅+百业促消费”的热烈场景。
古城烟火,生活更显从容
油茶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但孙霞对传统味道的坚守始终如一。
每天凌晨四点,孙霞和丈夫便开始忙碌。制作油茶馓子工序繁杂:和面、切条、浸泡五小时,再将面条扯成发丝般细,用七成热的油温炸至金黄。米糊同样讲究,需将浸泡好的米磨成米浆,倒入开水中反复搅拌至粘稠。
“二十多年来,我们一直用当天的新鲜大米,馓子经过12次扯丝,菜籽油也坚持选用本地新榨的。”正是这份执着,让她的油茶成为古城记忆的活态传承。

“在小红书上刷到这家老店,油茶特别正宗!”一位成都游客称赞道。当地居民高大爷是常客:“一直在这儿吃,味道从没变过,老味道了,隔段时间不吃就想。”
尽管因成本上涨,油茶价格略有调整,现在小碗6元、大碗7元,但老顾客们都表示理解。“虽然环境变了,味道没变。”是大家的共同感受。
孙霞既有生意人的精明,也保留了老城人家的爽朗。偶尔遇到不习惯新价的顾客少付几角钱,她总是爽快地说:“算了,没事。”这份日常中的宽厚,恰如古城更新中始终未变的市井温情。
夜幕降临,古城华灯初上,又迎来一天中的游客高峰。望着窗外闪烁的霓虹,孙霞轻轻擦拭着“老味道”招牌。古城墙与新民宿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新旧交融的温暖画面。

“看着古城越变越美,作为居民,我们的生活也越过越好。这五年,我们真的和古城一起成长。”孙霞说道。
小城烟火处,新景入画来。从“老旧街区”到“文旅地标”,建昌古城的蜕变是“十四五”期间凉山文旅发展的生动写照。而孙霞的油茶店,正如一面温暖的镜子,映照出历史文脉在保护中延续、百姓生活在文旅发展中日益红火的现实图景。
“希望古城越来越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会继续把油茶做下去,尽最大努力让老顾客尝到老味道,让新顾客留下好体验。”展望未来,孙霞的愿望朴实而坚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