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 正文

“微光”照晚晴:这位全国模范用“四色管理”点亮老人幸福晚年

2025年11月06日 09:22

近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名单。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养中心负责人严云霞荣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

11月4日,在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养中心,记者见到严云霞时,她忙个不停:喂老人吃饭,搀扶老人出房,带老人锻炼,陪老人聊天,还要来回巡看检查。“养老是技术活,更是良心活。”严云霞坦诚地说,虽然每天都重复做这些事,但中心实施的“长者岗位计划”让长者从被照护者转变为“互助志愿者”,重拾生命价值;“情绪照护”让长者都能感受到被理解的温暖,“感觉这种重复很有意义”。

严云霞与老人交流

严云霞带老人锻炼

一位家属动情地说:“严主任不仅养好了我父亲的身体,更治愈了他封闭已久的心灵。”

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市医养康复示范中心成立8年来,作为中心负责人,严云霞始终秉承“医养一个人,幸福一家人”的服务理念,带领团队从零开始,构建“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医养模式,不断优化修订68项标准化服务流程,每一处细节都体现对长者需求的精准把握,让老人真正实现“小病不出门、大病有保障、日常有人管”。 面对老人不同的健康状态,她创新推出“四色管理”(即对辖区的老人按红色、黄色、橙色、绿色来对应提供日、周、月、季的服务)与“五床联动”模式,精准匹配服务资源,让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到个性化的关怀与照护,惠及数万人次。

8年来,严云霞主持参与多项科研课题,探索建立“334”培训体系(即3个融合、3个层面、4个要素。第一个“3”指学科融合、课程整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方面的融合,第二个“3”指培训基地—养老机构—社区三个层面,“4”指党建引领—法制护航—技能锤炼—人文浸润的立体化思政教育框架),实行“721”学习法则(即70%实践、20%反馈、10%理论)。针对低收入、失业人群及家庭照护者开展“善护颐年”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家庭照护能力,减轻了家庭照护负担。她牵头举办医养服务人才培训,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助推省内外10余家医养机构落地。在她的带领下,中心荣获“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等多项荣誉,成为区域医养融合发展的标杆,吸引了13个省、市、自治区2000余人次前来参观调研。

严云霞的荣誉证书

“严主任很忙,也很用心。”同事们都说,她总是一大早就穿梭在长者房间里,她记得每位长者的喜好,每天她都是最后一个离开。

问她为何这样肯干,她笑着说:“养老不仅是保障生命长度的事业,更是守护生命温度的崇高使命。在这个大家庭里,我就是一束微光。”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