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创意“新”表达!2025年四川省新媒体应用技能大赛总决赛火热举行
11月3日,由四川省总工会、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委网信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四川省网信人才发展促进会、四川省互联网行业联合会、天府融媒(四川)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年四川省新媒体应用技能大赛总决赛暨“四川技能大赛——四川省第三届网信行业技能竞赛”全媒体运营师赛项决赛,在成都迎来精彩对决。

比赛现场
本届大赛自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全省1362名新媒体创作人员报名参赛,974名选手通过线上考试进入复赛,共上传作品535件。经过初赛、复赛与决赛的层层选拔,来自五大赛区及乡村文旅赛项的140名优秀选手脱颖而出,入围全省总决赛。总决赛阶段包括线上展示和线下路演两个环节。依据“作品热度占40%+评委评分占60%”的规则,经过线上展播,评选出前100名优秀参赛者进入线下路演。
不只是竞技平台,更是四川数字创意的“博览会”
在总决赛线下路演中,选手围绕个人作品,从选题策划、编辑制作、平台运营、技术创新、数据分析、营销推广等角度进行5分钟技能展示,最终决出个人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及表现突出单位奖。
路演现场成为新媒体技术应用成果的集中展示平台:有的运用数据分析工具解析爆款视频的传播逻辑;有的展示如何借助AIGC技术高效完成非遗纪录片创作;还有来自基层文旅工作者带来的自导自演“文旅微综艺”,赢得了现场观众的广泛好评。
大赛评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黄楚新对此表示,技术赋能传播在本次参赛作品中体现尤为出色,VR、AI、H5等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通过情景再现、时空穿越等创新形式,为受众打造了立体沉浸式体验,有效提升了内容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他还提到,参赛行业覆盖面极广是本次赛事的一大特色,不仅有省级、地市级、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专业记者编辑,更有检察、公安、文旅等行业的非科班选手,他们的作品展现出极高的专业水准,充分体现了新媒体在各领域的深度渗透与发展。

比赛现场
“我们不只是来比赛的,更是来交流、学习和打破认知边界的。”路演现场,来自川西赛区的选手袁瑞泽带来的作品《霸总驾到天全》获得评委们的点赞,他告诉记者:“去年我也参加了比赛,虽然成绩不理想,但学习到了很重要的知识点,‘新媒体要出圈,形式要突破,内容要创新’,我还将不断学习,和小伙伴们一起做出更多的好作品。”黄楚新也认为,当前传播生态已发生深刻变革,四川省通过赛事形式推动新媒体赋能千行百业,倒逼各领域展现发展新气象,是顺应科技发展趋势的创新举措。
从“一线”到“云端”,四川故事有了全新讲法
本次大赛涌现出一批“乡村网红”新生力量。妙手生花的非遗传承人、为家乡农产品代言的直播新农人、用镜头捕捉乡村美好风貌的田园风光记录者……新媒体不再仅是城市的表达工具,乡村同样借助这一载体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图景。
一线劳动者题材也成为一大亮点。“00后”驻村干部的日常、环卫工人的清晨作业、电商创业者的“忙人日记”……这些平凡岗位上的真实故事,通过选手的镜头语言与剪辑创作,焕发出触动人心的力量。

比赛现场
黄楚新对本次大赛选手们带来的作品也给予高度认可,他指出,这些作品在价值观引领上高度契合国家发展战略,以乡村振兴、非遗保护等题材为切入点,用小视角呈现大主题,生动诠释了国家战略在四川的落地成效;同时内容表现鲜活新颖,即便聚焦传统话题,也能从多元维度挖掘新时代内涵,全方位展现了四川发展的新面貌、新成就与新气象,让四川故事的讲述更具感染力与时代感。
以赛促建,打造四川新媒体人才“蓄水池”
今年全省总决赛与“四川技能大赛——四川省第三届网信行业技能竞赛”全媒体运营师赛项决赛合并办赛,所有选手均满足“全媒体运营师”参赛资格,这对参赛者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同时,大赛也系统性地回应了创作者在能力提升与职业成长中的核心需求。据悉,总决赛获奖选手将入选“太阳鸟”数字文化菁创新媒体人才库,并获得实习就业推荐、职称申报倾斜等全方位支持。

比赛现场
“通过‘资格设门槛、成长有支撑、发展给通道’的闭环设计,我们不仅要发掘出一批优秀创作者,更要构建一个持续赋能的新媒体人才生态。”大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强调。
本次大赛,是四川省社会各界立足本职创新创造、攻坚克难的生动诠释,也是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鲜活实践。未来,广大四川新媒体人才将继续立足岗位创新创造,以技能为笔、以创意为墨,让一线劳动者的奋斗身影走进云端,让深厚的巴蜀文化绽放数字魅力,共同为高质量推进网络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澎湃的四川动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