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 正文

甘孜乡城县高级中学“破茧记”:从“择校远走”到“各族学子归巢”的甘孜教育答卷

2025年11月04日 10:18

十月的乡城县香巴拉镇,秋阳洒满位于边边哨村的乡城县高级中学。校门口,“德”字牌匾庄重醒目,“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标语与洁白藏式风格建筑相映成趣。这所投资近3亿元、占地170亩的现代化校园,不仅是乡城县的教育新地标,更是甘孜州首所公民融合普通高级中学。从昔日本地学子“求学远走”到如今吸引多省市学生慕名而来,这所年轻的学校,正以看得见的变化,书写着甘孜州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对口帮扶破瓶颈:搭建教育协作“连心桥”

“建德楼里的每一本书,都是浙江与乡城的情谊见证。” 学校负责人杨强指着篮球场旁的综合楼介绍,作为浙江对口支援重点项目校,这栋外观融合藏汉风格的建筑内,1万多册电子图书与2.5万册纸质图书构成知识海洋,多功能媒体厅可同时满足观影、演讲、培训等多元需求,成为师生成长的“第二课堂”。

图片

教育帮扶,从来不是简单的“输血”。2023年至2025年,浙江建德累计投入教育协作资金2660万元,不仅配齐了学校设施设备,更带来了可持续的“教育动能”——绵阳东辰教育集团的先进办学理念落地生根,泸州、成都支教老师的优质教学经验手把手传递,本地年轻教师在“传帮带”中快速成长。

“以前乡城优质教育资源少,不少家庭为了孩子教育,不得不远赴州外甚至省外。”浙江建德对口支援乡城工作队队员、乡城县教体局挂职副局长程晓萍的话语里,藏着高原教育曾经的“痛点”。如今,这所“家门口的好学校”,让教育“稳”了下来,家庭“安”了下来。首届学生益西尼玛的心声颇具代表性:“能在这么好的校园里读书,还有浓厚的学习氛围,我一定要学好知识,将来把家乡建设得更好。”

这份吸引力,从招生数据中可见一斑。2024年,乡城县高级中学首届招录学生326人,生源覆盖甘孜州17县,更有来自阿坝州、凉山州及云南、河南的学生慕名而来。一张跨越地域的“求学地图”,折射出乡城教育从“补齐短板”到“打造标杆”的转变。

文化浸润育新人: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走进学校“国之巨匠・追星中国梦”主题展览区,钱学森、屠呦呦等17位科学家的事迹通过图文展板生动呈现。

“以前觉得‘追星’就是追明星,现在我的偶像都是这些科学家。”学生尼玛曲措每次路过都会驻足,“他们让我明白,团结在一起才能干成大事,现在好好读书,将来才能让家乡变得更好。”

图片

展览区旁的文化长廊,更是一道融合多元文化的风景线:“仁义礼智信”等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与插图随处可见,“团结互助”等民族优秀文化理念穿插其间,“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展板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悄然播撒。校方透露,后续还将融入乡城唐卡、藏绣等非遗元素,让传统文化在校园里焕发新活力。

“教师不仅要教知识,更要做民族团结的传递者。”青年教师泽仁拥忠是土生土长的乡城人,她的课堂上,藏汉双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的沟通,更是文化的交融。在她看来,校园里的每一处空间,都能成为育人的载体——图书馆内,原木书架搭配乡城白色藏房风格吊顶,“阳光书桌”让阅读充满温度;“连心桥”连接教学区与生活区,桥下师生共种的桃李树,象征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育人初心;男生宿舍“竹苑”、女生宿舍“兰苑”、教师宿舍“松苑”“柏苑”“梅苑”,每一个命名都寄托着“立德树人”的期许。

红色教育更成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纽带。多功能媒体厅里定期开展的红色观影活动,让《长征》《觉醒年代》等影片中的精神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厚植师生家国情怀。“我们从长征精神里读懂了‘团结’的意义,也更明白教育要为高原发展培养什么样的人。”杨强说。

教学提质显成效:奏响甘孜教育“奋进曲”

教育的核心竞争力,终究要靠质量说话。建校不久的乡城县高级中学,已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首届学生化学合格考合格率达92.93%,超出全州平均水平7.89个百分点;历史合格考合格率更高达96.13%;在全州高一统测中,学校有4个学科跻身全州前5名。

图片

教师队伍的成长同样令人瞩目。在第一学年全州高中学科竞赛中,该校教师共斩获一等奖5人次、二等奖11人次、三等奖59人次,一批年轻教师在竞赛中快速成长,成为教学一线的“中坚力量”。

“我们的目标是创建省州示范高中。”站在校园远眺巴姆雪山,杨强的眼神坚定,“这所学校不仅要让高原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更要成为民族团结的‘示范窗’,为乡城乃至甘孜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基础设施的“焕新”,到教育理念的“扎根”,再到教学质量的“突破”,乡城县高级中学的每一步变化,都是甘孜州教育事业稳步向前的生动缩影——在这里,民族团结的根脉越扎越深,教育融合的图景越绘越美,高原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通过优质教育的“桥梁”一步步变为现实。

一路走来,凝聚起师生同心育人的力量,乡城县高级中学教学成果实现突破性进展。从携手同行到文化润物,乡城县高级中学正以蓬勃姿态发展。向着“创建省州示范高中”的目标迈进,该校将以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民族团结的巩固,共同助力城乡教育再上新台阶。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