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人海战术”!“双十一”,遂宁AI在物流仓库连轴转
随着“双十一”电商大促拉开帷幕,全国快递业务量迎来年度峰值,物流运输压力陡增。10月24日,在遂宁高新区西部云仓智配基地的7号仓内,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1.4万平方米的空间里没有传统物流的“人海战术”,只有AI分拣线闪烁的指示灯与传送带的匀速运转声,包裹在此完成自动扫码、精准分流的“智能旅行”,一场由“数智化+低碳化”驱动的物流革命正在悄然发生。
从“抢时间”到“省时间”
物流人见证效率革命
“以前每到‘双十一’,分拣快递时我们十几个人围着分拣台,手忙脚乱还总出错,通宵加班都是常事。”圆通遂宁分公司市场部经理黄科说,“现在机器人比人效率高多了,10秒就能完成一件货的拣选,以前人工拣一件得好几分钟,效率翻了几十倍,今年‘双十一’再也不用愁分拣赶不上趟了。”
黄科口中的“效率革命”,源于基地核心建设的AI快递分拣中心。该中心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日处理能力高达100万单,错分率控制在0.01%以下,还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25%,目前已吸引10余家电商、快递、第三方物流头部企业入驻。
在7号仓的智能分拣线上,这场革命的细节清晰可见:一个个快递在传送带的运输下自动识别、扫描,全程无需人工干预,就能将包裹快速投放到对应格口。对于入驻的快递企业来说,这样的改变更是双十一物流高峰的“及时雨”。黄科算了一笔账:“以前快递公司在遂宁的分拣点小,遇到‘双十一’这样的高峰期,包裹堆得满地都是,错分率也高。现在搬来云仓基地,AI分拣线能精准到每个街道,错分率几乎为零,不用再靠人工‘连轴转’,光人工成本就降了两成,效率却比以前高了不少。”
全链路智能闭环加速构建
“黑灯仓库”即将上线
AI快递分拣中心的高效运转只是开端,云仓基地的智能化布局正持续深化。占地1.2万平方米的“黑灯仓库”(智配中心)建设进入攻坚阶段,预计11月中旬投用。不同于字面意义的“关灯作业”,这座智慧仓储设施的核心是“无人化”与“智能化”,通过EWTMS系统调度机器人完成入库、存储、出库全流程,实现24小时不间断运转。
“从‘人找货’到‘货找人’,这是智能仓储与传统仓库的根本区别。”西部云仓智配基地执行总裁邓均介绍,仓库内5万个格口可存储20万件货物,STU桁架机器人10-20秒就能完成一箱货的拣选,效率是人工的30倍。更重要的是,“黑灯仓库”将为基地构建“仓储、配送、金融、数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枢纽提供核心支撑。
“黑灯仓库”建成后,也将让越来越多本地企业享受到云仓基地的“红利”:电商云仓将为800家社区小店提供统一配送,商贸云仓的冷链平台让生鲜快速直达餐桌,金融云仓的仓单质押服务则破解了企业融资难题。从前端分拣到末端服务,一条全链路智能闭环正在加速形成。
从“单一仓储”到“多元服务”
构建川渝物流新枢纽
在云仓基地8万余平方米的园区内,智能化场景随处可见:新能源货车往来穿梭,无人车、无人机试水农村“最后一公里”配送,闲置场地被改造成临时仓储区实现空间最大化利用。这里早已超越“单一仓储”的定位,成为辐射川渝的综合物流枢纽。
“我们不仅要做一个智能仓库,更要打造一个集仓储、配送、金融、数据服务于一体的物流枢纽。”邓均说,“现在,从遂宁发往全国的货物,36小时内就能到达;发往川渝地区的货物,12小时内就能送达;就连农村地区,也能通过‘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通道,让村民买到实惠的工业品,让农产品卖出好价钱。”
未来,云仓基地还计划整合智配中心与数据中心,让物流数据能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发展。“数据回流才能带动产业回流,”邓均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座智慧基地,为川渝地区的物流发展提供一个可复制的样板,也为遂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贡献一份力量。”
如今,这座从闲置场地蜕变而来的智慧云仓,正以“数智化+低碳化”的双轮驱动,照亮川渝物流的新赛道,也为更多企业和市民带来便利与机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