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 正文

万吨桥梁空中转体、转体球铰无损回收……这些技术都来自成都企业

2025年10月30日 09:28

今年7月,西安超万吨双幅桥空中转体引发业界关注,但极少人知道,这一技术来自成都新津的一家企业——济通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直到近日转体球铰实现100%无损回收,创下全球首个成功实施转体球铰不顶梁取出回收的工程案例,该企业董事长伍大成才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据了解,这座桥是“一带一路”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空铁联运项目上的西安欧亚大道上跨货运北环线高架桥,因为该桥上跨铁路,为了不对铁路运营造成干扰,建设方选择在铁路左右两侧先行纵向建造桥梁,再通过转体技术实现精准就位。

微信图片_2025-10-29_085834_738.jpg

作为市政工程中罕见的双幅非对称悬浇梁墩顶同步转体桥梁,国内外参考案例稀缺,非对称转体、转体系统实施、动态监测等工序技术难度极高。为实施这一项目,济通股份联合中建三局集团西北有限公司、中铁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研发了“墩顶可拆卸自落梁智能转体”技术,并申报了“基于可调高度球铰的非对称双跨连续梁门式墩墩顶转体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成功获批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年度科研开发类项目。三方联合研发出“墩顶可拆卸自落梁智能转体”技术,为项目量身定制了非对称双跨预应力砼连续梁墩顶转体方案。

7月2日,转体施工正式启动。重达1.1万吨的右幅桥梁逆时针旋转110.01度,1.45万吨的左幅桥梁顺时针旋转71.26度,经过68分钟的精准操控,双幅桥梁顺利完成空中同步转体,实现精准对接,创下国内门式墩顶双幅超宽非对称混凝土梁转体桥施工纪录。

微信图片_2025-10-29_085848_867.jpg

9月3日,项目进入关键的体系转换阶段。济通股份团队凭借创新技术,在不使用同步顶升设备的情况下,仅通过低于球铰承载力1%的辅助力,便实现了桥梁荷载从转体球铰到永久支座的平稳过渡,完成了球铰的无损脱空与原位回收。

过去,传统墩顶或墩底转体采用的永固型球铰,转体后即并入永久结构,无法拆离复用,造成资源浪费。而本次项目使用的转体球铰及反力座等设备可100%回收再利用,不仅避免了专用构件的资源占用,更显著降低了工程综合造价。

伍大成表示:“桥梁装备是基建的关键部件,我们计划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把‘墩顶可拆卸转体’‘关键部件100%回收’等技术打造成中国基建的特色标签。”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