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双全的眉山,踢球都带着书卷气
川超秋点兵·眉山战队
足球之魅,超越胜负。国庆中秋假期,眉山接连迎战凉山、乐山——凉山球迷以热情人浪致意客队,眉山门将雷宇屡献“飞天神扑”,终场哨响后“雄起”之声依然响彻看台……这一刻,体育的真谛豁然显现:不为争一时之高下,而在持守永不放弃的信念。
眉山射天狼队对阵乐山味道非常队 图据眉山融媒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075年,眉山人苏轼挥毫写就《江城子·密州出猎》,豪情万丈;近千年后,东坡故里的“川超”眉山队以“射天狼”为名出征绿茵场。
这不仅是对竞技壮志的延续,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呼应。眉山所传承的,正是东坡笔下“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是“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的坚韧,是“西北望,射天狼”那般不畏强敌的豪情。
球门前的雷宇一次次奋不顾身地扑救,守护的是球门,更是尊严;看台上球迷执着的呐喊,是对拼搏者的最高礼赞。这种输球不输阵、败而不馁的气度,远比一场胜利更为珍贵。它是东坡风骨穿越千年,在故乡人民身上留下的精神烙印。
现场球迷为眉山射天狼队加油助威 图据眉山融媒
眉山射天狼队以“文武双全、论剑天府”为号,这正是“千载诗书城”“人文第一州”文化基因的自然流淌。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作为三苏故里,眉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全球“苏迷”心中的精神原乡。
今天的眉山,俨然一座沉浸式、可触摸的“三苏文化主题公园”。从东坡大道到苏洵公园,从110多条三苏主题街巷到随处可见的诗词石刻,这座城市已将“三苏元素”淬炼成最闪亮的城市IP。三苏祠,正是这千年文脉的灵魂所在。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眉山正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化的传承,既要用心守护,更在于与时俱进地激活——于是我们看到:越野跑者翻越山岭,轮滑少年御风而行,绿茵场上激战正酣,岷江之上百舸争流……眉山正以赛事为媒,打造“时尚体育运动名城”,让千年文脉在运动中焕发新生。
仁寿半程马拉松成功晋级为世界田联白金标赛事,正是眉山“文武双全”的生动写照。如参赛者所言,在眉山跑马拉松,沿途不仅有如画美景,更有诗词相伴,仿佛在与千年前的先贤对话。这就是眉山独有的魅力:拼搏汗水与翰墨清香交融,强健体魄与豁达心境合一,完美诠释着“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东坡境界。从口号到实践,眉山正在书写自己的城市哲学:文武兼修,皆成气象。

2月23日,2025全国半程马拉松锦标赛(第1站)暨第八届信利眉山仁寿半程马拉松·跑遍四川(眉山站)开赛 图据川观新闻
更令眉山人自豪的是,“文武双全”的哲学已融入城市血脉——在实干中比拼,于担当中作为,眉山正奋力建设现代化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
创新是发展的关键。苏轼开创豪放词风、自创“苏体”书法、推广秧马、创立救儿会……堪称跨界典范;眉山,也深得其精神真传。“成都研发+眉山转化”的区域协同创新模式,既有豪放派开疆拓土的魄力,瞄准前沿、布局未来,又不失婉约派精雕细琢的细腻,优化环境、服务转化。在此推动下,眉山市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一年内引进优质中试项目21个,其中4个成功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12个达国际领先;通威太阳能(眉山)公司成为全球光伏电池制造领域首个“灯塔工厂”;四川大学眉山校区正式启用,眉山成为全省唯一拥有985高校的地级市……这正是现代版的“西北望,射天狼”。
俯瞰四川大学眉山校区 摄影/方旭
“会挽雕弓如满月”,一个“满”字,道尽全部关键——弓不开满,力则不至,事不能成。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眉山将“极致”作为行动标准;绿茵赛场上,也期待眉山射出那支承载千年文脉、凝聚城市精神的“满月之箭”。只要全力以赴,胜固可喜,败亦欣然。毕竟“川超”与发展,考验的都是坚定的信念——弓箭响处,眉山气魄响彻云霄。

本期话题
说起眉山,你印象最深的是啥?评论区聊一聊~
撰文/眉山市融媒体中心 段小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