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美学收集者狂喜!光是温江这些店招就值得专门去逛gai~

“山丛山”自然简约
“扪扪茶肆”清新淡雅
“So.ez生活馆”温馨时尚……
温江这些店铺招牌散发的城市美学
你发现了吗?



一面店招,一道风景
漫步温江街头
悄然“变身”的店铺招牌
已化作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正是温江落实“净优亮美”专项行动的生动注脚——以招牌为点睛之笔,在城市画布上勾勒出空间的和谐、美学的意境与人文的温度,让店招成为会呼吸的城市皮肤,散发着迷人的吸引力。


坐落在街区微绿地中的山丛山云南菜(温江店),深色调外立面、大面积通透玻璃窗和向外延展的木制平台,将旁侧的公共绿地巧妙地“借”为己景。围栏外与门头上的店招设计简约,有机融入城市空间,白色的发光字体在夜幕中点亮,吸引着客流如织。

这种招牌与街区环境的和谐感,来自于城市和商家对于招牌设计空间尺度的共识。在区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局的指导下,各商家招牌在设计时便从标准、融合、视觉三个角度精准把控,对照相关法规规划,注重招牌与建筑立面、街道景观的整体协调,通过色彩、比例、位置的精心把控,实现视觉上的舒适感。
“扪扪茶肆”禅意悠然、“梅子甜了”素雅内敛、“moon house”简洁直率……这些独具匠心的店招,不仅是店铺的名片,更跃动为街头的艺术符号,让城市美学在日常烟火中悄然流淌。





卖咖啡的“小满FULL”、服装店“So.ez生活馆”……这些店铺的店招更像一件独立的设计作品。
So.ez生活馆店招以大面积拼贴瓷砖嵌以实木装饰为背景,店招字样小巧精致,柔和灯光下,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

小满FULL店招设计采用咖啡色的实木衬托,小巧、圆润、饱满的字样给人活泼之感,主理人饶丹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为客人营造悠闲舒适的场景意境,传递对生活的热爱。

材质创新、照明创新、设计创新,是温江推动招牌升级的主要着力点,不仅鼓励商户突破传统材料限制,探索使用金属、木材、发光字等多种材质组合,还推广内置照明、投影招牌等新型亮化方式,减少光污染,提升夜间景观效果。
在其他街区,三两、浓美农、走广甜汤、ofish等店铺的招牌各具特色,它们或采用环保新材料,或运用创新照明技术,或在造型上别出心裁,共同构筑了温江街区的创意风景,更为城市注入了现代审美气息。





招牌不只是商业符号,更是城市文化的“微型博物馆”。老厂房变身文创潮流园区,温江朋克公园巧妙延续工业记忆,园内“来咖啡”的招牌设计,在复古中蕴藏青春气息,形成强烈视觉冲击。

而在赞元街、文庙·印巷等街区,老字号与新店招相映成趣。一边承载着温江记忆,一边跃动着现代活力,在文脉传承中见证城市新生。
让店招成为城市的文化印记,温江积极挖掘鱼凫、花木等独特元素,鼓励商户将其融入设计,使街头巷尾的招牌化作讲述温江故事的生动窗口。
从澄园到不晚,从三喜到infuse tea,众多店铺将温江文化融入招牌设计。这些充满“文化味”的标识,既提升了品牌美感,更于街头巷尾间唤起了市民共同的文化记忆。




区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净优亮美”行动,从空间尺度、美学意境、人文价值三个维度发力,推动户外广告招牌从“合规设置”向“品质升级”跨越,用颜值与内涵并存的店招扮靓城市颜值。
这个假期
不妨来温江打卡集锦
在镜头中收集独属于温江的城市美学
记者:彭月 王戎 陈彦儒
编辑:杜瑶蕾
审核:吴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