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乡村首席运营师试点培养在温江启动

本次乡村首席运营师试点培养工作,突出实践实训、坚持以乡村产业项目策划为中心,帮助学员提升乡村产业策划、项目包装运营、企业经营管理、基层治理、市场资源对接“五大能力”,为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精准选才
45名乡村运营“种子选手”开启赋能之旅
开班动员会上,来自政府、企业、高校的嘉宾代表与学员们相聚一堂,共同探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现实路径。

为何要开展试点培养?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城市带大农村’是成都的典型特征,也是一大优势,在全面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急需一批整村运营专业人才,‘乡村首席运营师’培养制度的建立,就是要通过创立专业化、职业化的人才培育品牌,培养更多乡村规划师、农业职业经理人等新职业群体,进一步促进城乡规划融合、产业融合、公服融合”。
据了解,本次试点培养突破传统培训模式,45名学员均来自全市300余个先行村、重点村,经“村社推荐—区县初审—市级审核”三级遴选产生,他们中既有长期扎根一线的村(社区)干部,也有家庭农场主、乡村文旅创业者等产业带头人,是成都乡村发展一线最具活力和潜力的运营“种子选手”。

晏小强是参加首批培训的学员,2019年他成立植悟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温江区岷江村扎根并投身乡村振兴。被问到为何参加此次试点培养,他说:“想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结合实际工作的难点,运用新的思路解决问题。”
实战教学占比超80%
重点瞄准产业发展难题
参训学员和主办方想到了一起——不同于传统“填鸭式”培训模式,本次培养分为理论学习、赴外考察、企业观摩、基层跟班、项目策划5个阶段,开设村庄发展规划、农业产业布局、农业品牌建设、农村数字化管理、项目营销策划等多种特色课程,整个培训过程严格遵循实战逻辑,将问题导向、案例教学、资源导入贯穿始终。
据介绍,学员入学前需提出村(社区)运营设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安排课程内容。在分组路演中,导师和学员通过“质询”深入交流解决办法,结业考核则聚焦制定可落地的实操运营方案。同时,本次培养大幅压缩传统课堂讲授内容,项目路演、模拟操盘、考察调研和一线蹲点等实战训练占比超80%,真正实现“学在一线、干在实处”。
导师代表、“乡村CEO甄选”负责人黄金表示,“多维度、多层次地开展系统化培养,能有效提升学员的乡村产业策划、项目包装运营、企业运营、基层治理、市场资源对接‘五大能力’,推动个人能力提升与乡村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互促共进”。
“一对一”导师辅导
全方位培养乡村经营性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培养还为每位学员配置了“一对一”实践导师,覆盖政策解读、产业规划、品牌营销、融资对接等多个阶段,构建形成“陪伴式成长”机制。
“课程设计非常贴近实际,我们有信心通过系统学习,把村里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
——四川天府新区煎茶街道沿溪村
党委书记、主任 苏杰
苏杰的这份信心还来自于本次培训项目的重要合作方——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为村发展实验室。“数年来,我们以乡村经营性人才培养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乡村数字化经营的做法,总结出‘机制+人才+数字化’的乡村建设解决方案。本次在成都试点培养乡村首席运营师,充分借鉴了腾讯在浙江、广东等地‘乡村CEO’创新培养模式,同时,今年在新津区兴义镇落地的乡村实训基地,将为学员们进行本地化微信电商实训提供服务保障”,腾讯公司SSV为村共富乡村负责人陈晶晶介绍。


学员顾毓敏感慨道,“这次培训不仅组建了专业的顾问团队,更为我们提供了长期、稳定的系统培养,包括项目指导、技术支持和市场链接,我们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底气更足了。”
学员在完成规定课程与结业鉴定后,派员单位将在岗位招聘、薪酬待遇、职称评定、推荐评优等方面给予支持。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成都将持续优化并扩大乡村首席运营师试点培养的覆盖范围,集合各方力量培育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记者:彭月 王戎
编辑:彭棣 李林波
审核:高舒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