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三落”德阳 底气何在?
石油钻机出口全国第一,中国每4度电就有1度跃动着“德阳造”的澎湃能量;全球最大2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等一批“国之重器”从这里走向世界。
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下,2025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将于9月16日至18日在德阳举办。这已是这场国际性行业盛会第三次落户这座四川腹地的工业重镇。究竟是什么,让德阳持续吸引全球清洁能源界的目光?其背后蕴藏着怎样的产业实力与创新底气?
千年积淀:从三星堆青铜技艺到“中国装备脊梁”
三千年前,三星堆古蜀先民以青铜熔铸通天神树,用精湛工艺开启对宇宙能量的探索;六十年前,三线建设的号角唤醒这片土地的制造血脉,国家巨资投入奠定装备产业基石。如今的德阳,已成为联合国清洁能源技术示范城市、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扛起“中国装备科技城”的大旗。
在清洁能源装备领域,德阳的产业链韧性与创新力全国领先。
数据见证实力:目前德阳汇聚产业链企业1500余户,建成清洁高效透平动力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省级创新平台150余个,全国70%的气电机组、60%的核电机组、50%的大型电站铸锻件、40%的水电机组和30%的煤电机组,其核心技术均在此研发。
据统计,今年1-7月,该市高端能源装备产业产值达981.8亿元,同比增长7.6%,全年有望突破1800亿元。
不仅制造装备,更创造标准与技术。从8万吨模锻压机打破国外垄断,到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引领全球水电技术,再到成功研制全球最大2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国之重器”在此诞生。同时,发电设备累计产量国内率先突破7亿千瓦,年产量连续20年居世界第一,石油钻机出口全国第一,德阳用一连串“第一”,将“制造基因”刻进了大国重器的骨血里。
作为产业链“领头雁”,东方电机的发展更是德阳产业实力的缩影。2024年,东方电机主要经营指标创历史新高,产品服务覆盖36个国家和地区;其构建的“2+8+N”产业格局(以水电、热电为支柱,布局8大战新产业、探索N个未来产业),以及未来三年将实施的“1356”绿色供应链计划,正推动德阳装备产业向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加速迈进。
国产化首台150兆瓦级大型冲击式转轮下线
“1+1+19”矩阵:打造全球清洁能源合作高地
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启航的关键节点,在全球加速绿色转型、中国引领产业创新的大背景下,2025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落地德阳,既是对这座城市产业实力的认可,更是为全球清洁能源领域搭建“创新对接、合作共赢”的桥梁。
此次大会以“绿色新能源·智造新未来”为主题,创新打造“1场开幕式主旨大会+1场高端装备展览会+19场专题会议活动”的“1+1+19”活动矩阵,从水电、风电、光伏到核电、氢能、新型储能,全方位覆盖清洁能源装备全产业链,让前沿技术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大会将发布多项填补空白的行业标准与重大成果。”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罗俊杰透露,《中国清洁能源装备十大标准》《全国发电设备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等将现场揭晓,自主核电“国和一号”示范工程、300MW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等“明星装备”也将集中亮相,尽显中国清洁能源装备的创新高度。
更值得关注的是大会的“国际范”与“全链条思维”。众多国际组织,以及多国驻华使领馆代表参会,将在“清洁能源装备国际合作圆桌对话”中共探全球合作机遇;而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联合承办专题会议的模式,将实现“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覆盖,让大会真正成为“创新策源地”与“产业孵化器”。
东方锅炉德阳氢能科技示范园
未来破局:“氢”装前行擘画新蓝图
“氢能正从‘概念热’转向‘产业攻坚’,2030年前后有望成为能源体系的核心支柱之一。”教育部长江学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邹建新的判断,为清洁能源产业指明新方向,也让德阳看到新机遇——四川富余水电带来的低成本制氢优势,叠加德阳雄厚的装备制造基础,让这座城市成为氢能产业的“潜力股”。
如今,国内多项电解槽降本技术已落地应用,新疆库车、吉林大安万吨级绿氢项目将绿氢成本降至13元/公斤,逼近灰氢价格;全球首台吨级镁基固态储运氢车出口马来西亚,“西氢东送”工程启动建设……氢能产业化的“东风”已至,德阳正积极布局,抢占未来能源竞争制高点。
面向未来,如何将优势转化为胜势?德阳市经信局局长龚军给出“路线图”:抓龙头企业引领、建产业发展载体、促技术创新突破、优产业协作生态、强要素保障支撑。
具体包括:抢抓国家“雅下”水电工程、风光储一体化发展等战略机遇;建好德阳大学科技园等平台;持续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积极推进组建四川省高端能源装备产业联盟;设立规模不少于15亿元的高端能源装备子基金等,这将为德阳建设“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打造“高端装备科技城”注入强劲动力。
从三星堆的青铜神树到今天的清洁能源装备,德阳用三千年时间书写了一部制造业创新史诗。如今,这座承载着古蜀文明智慧和现代工业精神的城市,正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创新的力量驱动未来,为全球清洁能源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德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