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 正文

跨越十七年,从废墟堆到阅兵场

2025年08月28日 18:34

这两天,“汶川地震被救男孩成受阅官兵”话题热度飙升,一度占据微博热搜榜前十。这位即将参加大阅兵的小伙子唐磊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8月27日,记者来到唐磊的老家,地处大山深处的绵阳市北川县开坪乡万安堡村,唐磊的父母正在家中和亲友一起策划集中收看阅兵式的活动。

那年废墟旁,他把 “解放军” 刻进心里

2008年5月12日,北川的山摇碎了平静,少年唐磊被老师从教学楼拽出。在他和母亲、哥哥茫然时,贴五角星的直升机掠过天空,地面上的军人扛着物资钻进深山,挨家挨户的查看受灾情况——那些迷彩身影,成了唐磊记忆里的光,也在他内心埋下了从军的种子。而唐磊的父亲唐林,在三十多年前,也曾是第十四集团军的一名官兵,儿时的唐磊,总喜欢把父亲早已磨亮帽徽的军帽戴在头上到处跑,像顶着件宝贝,那时的他,虽不懂军帽的分量,但很喜欢自己戴军帽的样子。

“非军校不读”,他把执念走成了路

高考成绩过了重本线,唐磊却说“我只报军校”,父亲建议他再报一个地方院校志愿,他却说“如果这次没录取,我就复读明年再考。”父母懂,自打地震那年起,“当解放军” 就成了他的执念。后来,位于广州的一所部队院校把录取通知书寄到了山村,唐磊举着通知书在院子里飞奔,陪伴他十几年的那顶父亲的旧军帽,终于要换成属于自己的崭新军帽了。唐磊也成为了村里第一个军校生。

从北川到北京,“只要不死,我都能坚持”

今年4月,唐林接到儿子电话:“爸,我要去参加阅兵选拔!” 。六月再通电话时,唐磊已在北京集训。望着远山,唐林笑了,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当年自己没能圆的梦,现在儿子要替他实现了。身高186cm的唐磊,已初定为方阵的“四角”之一,烈日下站军姿、走正步,汗水浸透作训服,唐林问儿子苦不苦,唐磊说:“爸妈,只要不死,我都能坚持。” 母亲红了眼眶,但父亲知道儿子和战友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方阵走过天安门广场那一刻的完美。

方阵通过时,是两代人的 “正步”

再过些日子,唐磊会跟随方阵走过天安门广场,那时长安街的掌声里,有北川乡亲的惦念,有父亲藏在心底的骄傲,有母亲的惦念,更有一个少年从“被守护” 到“守护者” 的成长。父亲未圆的梦,在儿子的脚下续成了路,两顶军帽上,相隔几十年的两枚徽章,会在北川的阳光下,闪着同样的光——那是属于中国军人的光,也是属于中国人代代相传的暖。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