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 正文

这个暑期,四川把消费者“宠上天”

2025年08月27日 14:26

毕业证、结婚证、演艺门票等变身为餐厅和酒店优惠券,成都世运会成为体育赛事和购物旅游的“流量密码”,“入川新生”身份成为享受书店、博物馆、3C数码产品等消费的优惠“通行证”……这个夏天,四川消费场景全面升级,各地人气旺、消费兴、活力足。

今年前7个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6%,规模在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十的省市中排名第五。与此同时,四川商务系统瞄准政策、活动、场景环环发力,7月单月实现同比增长5.6%的较快增速。

宜宾叙州区江边公园开起免费亲水音乐会。陈治吏 摄

联动精准施策 多领域“宠爱”消费者

暑期是学生群体购置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手环)等3C数码产品的需求旺季。作为需要“拼手速”的热门领域,3C数码产品“国补”最大程度满足了学生群体的购新需求。

“我们优化调整了消费品‘以旧换新’省级财政资金使用方向,从7月起重点支持学生群体集中释放的3C数码产品以旧换新需求。”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政府补贴+平台让利+商家优惠”,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多实惠。

其实,这一政策并不局限于学生群体,而是惠及所有消费者。

“暑假刚放,我们就领到了3C数码产品‘国补’优惠券。”成都市民陈艺然说,领券当晚,他就和家人到线下门店购买了最新款的运动手表,在商家和“国补”叠加优惠后优惠了一两百元。数据显示,7月当月全省手机等通信器材消费同比增长103%,购新需求加速释放。

把消费群体“宠上天”,四川措施还不止于此。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暑期消费旺季,四川特别优化调整了现有资金使用策略,多领域联动推出促消费政策举措,构建多层次消费促进体系,让消费者花得舒心尽兴。

8月下旬,省商务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等部门联合启动2025年四川高校新生开学季大礼包活动,积极推动各市(州)整合景区、博物馆、影院、书店、步行街商圈等资源,面向全省高校录取新生及其直系亲属(含专科、本科、研究生一年级新生等),发放专属优惠折扣、组合“一站式”优惠套票,覆盖学生及家庭暑期出行、学习、娱乐等多方面消费需求,预计惠及学生群体超过100万人次。

“新学期开学之际,为新生发放专属大礼包,能营造礼遇人才的良好氛围,吸引更多优秀年轻人来到四川、爱上四川、安居四川,同时大礼包内准备的各种优惠券,也为新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有业内人士认为。

成都世运会举行期间,不少外国游客纷纷到四川街头打卡体验。邓显杰 摄

创新赛事消费 世运经济火红整个夏天

这个夏天,四川无疑是人气“顶流”。8月7日至17日,随着成都世运会的举行,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此。

作为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届世界运动会,巨大的赛事流量,为四川活跃暑期消费创造了绝佳机会。“本届赛事市场开发收入创下世运会历史新高。”8月14日,成都世运会执委会宣布:48家企业推出500余款特许商品,覆盖16大类别,开设218个线下零售点,部分限定款徽章“上架即售罄”。

这是赛事对消费拉动的直观反映之一。一方面,大量运动员、涉赛人员、观众密集涌入,从需求端直接拉动全省旅游、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环节的消费;另一方面,四川商务、文旅、体育等各部门协同联动,紧抓世运会举办契机和暑期文旅消费热点,创新开展“商文旅体”融合促消费活动,从供给端不断激发创造消费新需求。

8月4日晚,位于世运村A区的“礼尚天府”四川特色产品展示展销馆亮相,以非遗文创、老字号、地理标识、智能制造产品为主的200余款四川优质特色产品,向来自全球的涉赛人员展示蕴含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精湛技艺的“四川造”。

“运营期间,展示展销馆成为了运动员的网红打卡地,随时都有运动员用简单的中文加手势比画选购商品。”一位销售人员说,部分商品火到早就卖断货。据统计,该场馆开放期间,接待的外国运动员和志愿者等突破上万人次。

成都世运会搭建起一个文化交流平台,各国游客涌进宽窄巷子体验中国民俗文化。邓显杰 摄

为吸引世界各地远道而来的运动员、教练员和海内外朋友到四川街头巷尾走走逛逛,四川商务系统还同步发布涵盖成都、眉山、资阳、德阳、绵阳5座热门城市的精品消费路线图,联动多部门在核心商圈、景点,布局574户离境退税商店、156户“即买即退”商店等。

此外,联动全川举行的“清凉消夏 购在巴蜀”消费促进活动、“乐享天府”服务消费季等一系列特色主题活动,最大程度发挥世运会对人流、物流的聚集和带动作用,将“赛事流量”彻底转化成“消费增量”。

数据显示,赛事期间,世运会门票收入超1700万元,500余款特许商品销售收入8000万元;成都市接待外地游客、入境游客分别超410万人次、7.2万人次,同比增长5%、65%;成都市线下消费总额503.3亿元,客流量3481.6万人次,同比增长6.6%,其中境外客流量增长10%。

“赛事不仅是竞技场,更成为消费集散地,世运经济正以多元形态成为拉动消费的重要一环。”在仲量联行中国区零售地产及消费研究负责人朱建辉看来,赛事经济有效串联起了前端体育赛事活动与后端广域消费新场景、新内容,让消费实现有效联动和延展。对此,四川正加快探索出一条文商旅体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

暑期正是家庭出游高峰,四川广元推出的旅游专列受到乘客欢迎。周宝 摄

打造新场景 在大市场新模式中拓增量

“悦夜美食”“悦游融合”……这个夏天,四川的安逸巴适在“悦”字中尽显。

7月18日晚,广元国际会展中心,欢快的乐队演奏点燃夜间经济的热情。这是广元精心准备的一场夏季啤酒节。短短10天,啤酒节便吸引了16万余人次参与,在发力夏日经济的同时,也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烟火气息。

以“悦夜美食”为主题,近两个月四川各地结合特色美食与城市街区资源,已先后举办超1000场促消费活动,同时发布一批网红打卡餐厅,通过创新特色餐饮消费场景,进一步激活夜间消费潜力。

而作为“悦游融合”的代表性点位,成都夜游锦江项目焕新升级,将河道景观造型与非遗表演、光影节目、文创展销等充分融合展现,同时还推出灯光篮球场、中超联赛“第二现场”等体育场景,带来全新的互动体验。“在市区乘船看夜景,很浪漫。”西班牙游客杜卢塔亚感叹,这次体验非常难忘。据悉,为了给外国游客提供便利,夜游锦江项目依托第三方平台,提供24种语言版本,并定制了中英日韩泰五国语言的购票页面,同时开通多种国际支付方式。

四川在吸引消费者“走进来”的同时,也鼓励消费者“走出去”,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

前不久,460多名旅客乘坐“熊猫专列·什邡号”银发旅游列车,从成都出发,一路驶向东北。行至黑龙江伊春站,身着赫哲族服饰的演员登上列车,演奏口弦琴,跳起民族舞,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这个定位为“深度游+场景体验”的专列旅游产品,除日常服务外,还会在旅途中定期开展川剧变脸、调酒、民族歌舞、茶艺等特色表演,以及非遗手作、旅拍沙龙、星空顶KTV、影音剧场等互动活动。

近年来,旅游列车逐步兴起,受到银发旅客青睐。7月底,四川正式出台《做优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行动方案》,加快提高“熊猫旅游列车”的服务能力、优化消费场景。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熊猫专列”品牌有“成都号”“安逸号”“什邡号”等3列,“锦绣山河”品牌有“岷江号”,未来三年还将新增10列“锦绣山河”列车。“当前四川正依托丰富的‘农商文旅体康’综合资源,结合省内五大经济区的季节、文化等差异,将巴蜀文化搬上旅游列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蓬勃兴起的消费新场景,不仅为扩内需注入关键动力,为消费者提供了多元购物、户外体验等丰富选择,更在产业层面催生出新兴领域,加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塑消费市场格局。”朱建辉说。

“金九银十”即将到来,四川消费市场也接二连三迎来好消息:第四届中国(四川)国际熊猫消费节、成渝双城消费节、川渝老字号惠民嘉年华等活动将密集举行,在“千企发动、万店直惠、亿利直抵”的强力推动下,持续将“旺季效应”转化为“长尾效应”。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