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三千年的夜话:德阳夜经济的破局与新生
当暮色浸染德阳,文庙的檐角挑起灯笼,三星堆的青铜纹样在夜市亮起微光,旌湖的晚风裹挟着烟火气——这座城市的夜晚,正上演着传统与现代的奇妙对话。
从文化地标到市井街区,从文物IP到消费场景,德阳以差异化的夜间经济矩阵,将三千年文明基因转化为消费活力,让“夜经济”不仅是夏日的清凉盛宴,更成为拉动内需、传承文化的新引擎。
2025德阳文庙新春大庙会
文庙焕新 古今交响里的“庙”趣夜经济
暮色中的德阳文庙,飞檐斗拱在流光中勾勒出历史轮廓,红墙之外,300余家商铺组成的仿古街区升腾着人间烟火。身着汉服的少女们在棂星门前拍照,转角美食小店飘出香气,每天吸引着摩肩接踵的游客。
作为“德阳文庙甲西川”的城市文化地标,这片区域正经历脱胎换骨的转变。2023年以来,当地累计投入7500万元用于商圈更新改造,推动文庙完成从静态保护到活化传承、从孤立景点到城市文化客厅、从观光目的地到生活方式发生器的三大跨越。
据德阳文旅集团星光商管公司董事、总经理杨阳透露,商圈“月光下的儒家礼仪”项目正在酝酿新惊喜,团队正系统打造孔夫子IP矩阵,开发全品类文创线,计划引入非遗传承工作室等新业态,让“仁义礼智信”的儒家哲学融入奶茶杯套、甜品造型等现代消费场景,实现文庙与街区的文化渗透。
这种古今交融的夜间消费生态,与“星”剧场的大型融合秀演形成奇妙呼应——2023年8月11日亮相的《重逢三星堆》剧演,作为全国唯一以三星堆为主题的商业化沉浸式演出,每晚18:30准时拉开帷幕。这场投资8.3亿元的70分钟盛宴,用全息投影与真人演绎还原古蜀文明,自常态化运营以来广受市民好评,目前正推进二创升级,计划于2026年元旦以全新面貌登场,为德阳夜间经济再添文化重磅IP。
记者了解到,2024年,文庙商圈先后斩获四川省文化旅游融合重点项目和省级蜀里安逸“不夜天府”消费新场景。杨阳说,将紧扣省委“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建设要求,以德阳文庙为核心载体,深度挖掘儒学文化与古蜀文明交融的独特价值,按照“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的思路,推动文庙与研学教育、赛事演艺、商业消费等业态深度融合,打造“到德阳必到文庙”的文旅地标,形成具有巴蜀魅力的文化IP,为全国“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供示范样本。
烤串店内满满烟火气
与文庙的古朴韵味呼应的,是四公里外五洲商圈的现代气息。下午六点不到,五洲广场“村西炉”烤串店的炭火气已升腾起来,老板季雄俊正忙着招呼客人。这家融合烤串与小酒馆的店铺,得益于在品质、食材、口味上下功夫,开店一年多来好评不断,创下了日均60桌、年营收增长20%的业绩。
“这一年多来,最直观的是商区从‘有潜力’到‘有活力’。”季雄俊说,去年还有空铺,现在商户越来越多,餐饮、零售、生活服务全齐了,客人能一站式消费,夜间人气越来越旺,生意也越来越好。“真心希望未来能和其他商家一起,配合商业街开展更多联动活动,比如主题市集、节日促销等,再优化夜间灯光、休息区这些细节,让这个现代化商圈成为更具吸引力的‘生活圈’,让夜经济全面活起来。”
广汉夜市
三星伴月 文化流量变消费增量
当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神树在暮色中隐去轮廓,6.5公里外的广汉雒城夜市正亮起仿青铜纹样的灯饰。这场跨越三千年的“对话”,每天吸引了大量三星堆游客从“看文物”转向“品文化”。
日均接待超2万人次的雒城夜市,将三星堆文化基因植入消费场景:仿古檐廊下的暖黄灯光还原古蜀祭祀火把氛围,部分摊位灯饰采用青铜神树造型,青铜面具造型糕点、图腾纹样雪糕、咖啡让游客在味蕾体验中延续文化感知。
夜市文创摊点
记者看到,在德阳老字号美食正一涵金丝面店内,还推出了“三星堆双人套餐”,深受食客喜爱。百伦广场广汉店项目总经理袁芳告诉记者,去年“5.17吃货节”期间,凭三星堆博物馆票根可免费领取这家店的特色小吃,这种“参观+消费”的联动模式吸引了广大游客。
夜间经济的活力离不开精准的流量转化设计。去年,广汉市开通了16路公交专线,串联起高铁广汉北站—三星堆—夜市,让文化流量高效转化为消费增量。夜市摊主罗明星的三星堆文创摊位三个月来收益可观:“人流量大,很多游客专门来找有文物元素的纪念品。”据统计,雒城夜市最新客流数据显示,自2024年5月升级后,日均接待量超2万人次,其中三星堆游客占比达35%。
更大的惊喜还在筹备中。袁芳透露,8月上旬,全国设备最先进的川西北最大3D裸眼屏将在夜市入口亮相,配合新建的三星堆文创集合店,形成“入眼即网红、入手即爆款”的消费闭环。“希望每个离开三星堆的游客,都能在这里把古蜀文明的记忆打包带走。”
夜市巡演活动
多元矩阵 点亮城市“夜未央”
旌湖两岸的灯光次第亮起时,德阳夜间经济版图徐徐展开:文庙商圈的古戏新唱、雒城夜市的文物“活”化、旌湖两岸的水岸风情、什邡山区的星空露营,共同构成“夜食”“夜娱”“夜赏”“夜游”的多元生态。
旌阳区聚焦夜游旌湖,滨水景观带串联起咖啡馆、特色餐厅与游船码头,形成“白天看水、夜晚观灯”的水岸经济带,两岸商户夜间营收占全天65%以上。
什邡和绵竹则另辟蹊径,依托山区生态,打造差异化夜间体验。什邡蓥华山星空露营基地周末一位难求,绵竹九龙山推出的“星空烧烤”等项目,让夜间消费从城市延伸至山野。
“我们注重打造特色鲜明的区域夜间经济矩阵。”德阳市商务局副局长孙阳表示,当地将加快培育石刻光影秀、凯江夜游等新项目,推动夜间经济从“吃喝购”向“游赏玩”全链条升级,争创“蜀里安逸”夜间经济集聚区。同时,支持市场主体开展高品质夜间文化休闲、演艺体验活动,开发主题夜间旅游项目,延长文化场所营业时间。以三星堆、文庙等地方特色文旅为主导,打造“不夜德阳”的夜间消费品牌,让夜间经济既有烟火气,更有文化味。
夜幕下的德阳,青铜器纹样遇上现代灯光,儒家经典融入市井烟火,这场穿越古今的“夜间盛宴”,既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更是文化传承的活舞台,书写着消费升级的新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