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省挑大梁”调研行丨川台萌新记者眼中的宜宾高铁南片区
“经济大省挑大梁”调研行,继续行走在长江首城宜宾。今天,川台宜宾记者站的萌新记者、新疆姑娘妮格尔带大家走进宜宾“青年朋友圈”的聚集地——高铁南片区,看看这位“新宜宾人”眼中的高铁南片区是什么样。
在成贵高铁、渝昆高铁两条高铁的交叉点,有一片12.3平方公里的热土,这就是宜宾高铁南片区。2023年6月,高铁南片区正式封闭运行。如今,两年过去,这里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次调研行,我们深入高铁南片区进行了深度探访。
“一天66趟高铁,刷部剧就到成都!”刚走出高铁站,记者就好奇地拿起手机认真数起来,“真没想到,宜宾到成都每天有这么多趟高铁。”
交通优势不止于此,从地图上看,宜宾地处成都、重庆、昆明、贵阳这几个大城市中心位置,且都是高铁直达。如果未来在高铁南片区居住生活,可以想象这里的交通有多便利。
以高铁站为核心,宜宾高铁南片区构建起了半径500米高强度开发圈:地上地下空间联动开发,商业、办公、居住功能垂直叠合,实现“出站即入城、通勤零换乘”。这彻底改变了传统高铁站“孤岛化”问题,使交通枢纽转化为城市活力中心。
就在高铁站正对面几百米的距离,宜宾艺云数字艺术中心,这个暑期每天都会迎来不少中小学生和外地游客。该中心举办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数字展览,让人流连忘返。
作为川南首座全场景数字艺术馆,艺云数字艺术中心设计灵感源自宜宾深厚的“竹”文化,整体建筑形态犹如三颗竹笋破土而出,从外观看就极具视觉冲击力,是拍照打卡的绝佳背景。
“自去年9月开馆以来,我们已经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整体实现营收超200万元。”京东方艺云科技宜宾基地总经理肖佳介绍。
艺云数字艺术中心坐落于宜宾高铁南片区的核心位置E·PARK公园。该公园将打造成为集产业中心、商业综合体、酒店等于一体的区域中心城区。今年9月,万象天地在园内开业,上百家西南首店聚集于此,将为片区注入新的消费活力。
高铁南片区的布局,显然不只是商业。对宜宾而言,这片宝地蕴含了当地政府的远景规划:高铁南片区将被打造成为辐射周边三省八市的区域消费中心。
依托两条高铁站点(宜宾西站、宜宾站)优势,未来这里将形成“营城聚产、以产聚人”的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区,吸引产业人口5-6万人,常住人口14-15万人。
宜宾是全国首批西南地区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这里集聚了14所高校,10万大学生,19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5家产业园。“以站兴城、以产聚人、以人活城”,高铁南片区将通过三者深度融合,打造高效集约的未来新城。
对高铁南片区的开发,当地提出了响亮的口号,“一年破局、三年成势、五年建成”。在新经济科创产业基地采访时,记者看到,两年时间,这里聚集了腾讯、网易有道、迅雷等82家企业。1300余名年轻技术员在开放式空间专注协作。8家孵化器企业入驻,拎包办公,开放式茶水吧……整栋大楼的规划设计处处体现了年轻化,甚至连一楼的知味餐厅,都是智能刷脸结算。
随着中央城市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高铁南片区正加速打造区域六大中心,29公里绿道网络加速铺展,国际学校、三甲医院等配套进入建设周期。到2028年,这里将成为川南首个实现“300米见绿、500米入园、10分钟抵高铁”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示范区。一座“站城一体”的活力新城轮廓已然清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