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 正文

不懂就问——经济热点一线探访丨3000多万元订单排队,这家公司的AI大模型产品为何这么俏?

2025年08月05日 09:43

成都世运会进入倒计时,7月30日,我来到位于成都东部新区的世运村,参加媒体开放日活动。

眼前一幕简直让我惊呆了,没想到世运村已经变成了机器人军团的秀场。

在现场,我被一只叫作gogo的机器狗吸引。听说它不仅可以听懂我说什么,带路还是一把好手。

“Hey gogo!请你带我去最近的银行。”话音刚落,gogo就回应请我确认银行的信息,然后它从趴着的姿势站了起来,向着附近的银行出发。

一路上是开放环境,有车流,有行人,gogo思路清晰,灵活避让,成功带我找到了最近的银行。

为什么gogo这么聪明?我们来到其“最强大脑”的研发团队: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寻找答案。

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张晓回答了“最强大脑”的秘密,其背后的支撑,正是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新焦点:空间智能大模型。

“如果说语言大模型是AI的‘哲学家’,擅长推理与表达;空间智能则是AI的‘探险家’。”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李佩芸这样定义。

与手机中常见的DeepSeek等AI对话不同,空间智能的核心在于感知、理解并作用于真实物理世界,赋予机器自主规划路径、主动探索环境的能力。

正是这项技术,让考拉悠然的机器狗在变电站巡检领域脱颖而出。张晓算了一笔经济账:搭载空间大模型的巡检机器狗,单台落地成本约50万—70万元,使用寿命在五年以上。它可以完全替代人工——按每个变电站节省2名人力计算,每年降低人力成本约20万元。“更重要的是防范安全风险,”张晓强调,高压环境下一旦出事后果严重,机器狗能彻底消除人员伤亡隐患。

技术优势正转化为真金白银。考拉悠然2017年在成都创立,其核心技术团队来自电子科技大学,去年实现营收1.83亿元,是四川人工智能产业链链主企业之一。今年公司预计实现营收2.5亿元,其中新推出的空间智能产品线贡献显著。“仅该品类年底就将带来三四千万元营收。”李佩芸透露。更令人惊讶的是,计划8月发布的两款空间智能新品尚未面世,今年订单金额已超3000万元,市场热度可见一斑。

为何如此紧俏?答案直指当前AI发展的核心命题——落地应用。“人工智能不能困在对话框里,”李佩芸指出,行业竞争已从拼参数、卷算力,升级到“卷应用”的实战阶段。

刚刚从上海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归来,张晓深有感触:“现在所有人都在谈场景、谈产品。”他表示,考拉悠然始终聚焦直接解决行业痛点,围绕真实需求设计产品。

从世运村的导览机器狗,到自主巡检变电站的“钢铁守卫”,空间智能的星辰大海刚刚启航。“道路巡检、园区安防等场景才刚刚起步。”张晓展望说。

随着机器狗走向电力、交通、工业等更广阔天地,四川孕育的这项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重构现实世界的生产与生活图景。智能化浪潮奔涌,我们看到了四川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更看到了四川高质量发展的万千气象!


出品人:谭江琦

总监制:钟岚

监制:赖永强 毛漫丁 刘莉 刘若辰 史册

统筹:陈旻翔 赵丹

撰稿:李欣忆

摄影:黄潇 卢春阳

剪辑制作:周芷冰

美术:沈晓颖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