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 正文

涂鸦“点睛”:异乡壁画师激活盐都“青春范”

2025年07月18日 16:08

“为寂寞的城市画上一个月亮,为冷清的房子画上一扇大窗……”歌手赵雷在歌曲《画》中的意象,在千年盐都自贡正被一群热爱艺术的“异乡”壁画师悄然具象。

一支画笔,几盒颜料,杨慧莲和她的团队以城市为画布,将自贡的大街小巷当作施展才华的空间。他们的创作,不仅令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更通过色彩与线条的交织,无声诉说着这座城的过去与当下。

0J1A0523(周馨钰).JPG

杨慧莲近照 记者 周馨钰 摄

结缘“猫猫巷”

旧巷重生为网红打卡地

2025年7月,位于贡井区筱溪街道的“猫猫巷”虽已完工一年,热度未减。游客慕名而来,在此拍照“打卡”。在高德地图上,“自贡涂鸦街猫猫巷”被标记为特色街区,评分高达4.7分(超棒),是当地热门景点之一。不少游客评价其“艺术氛围浓厚”,是体验市井文化、品味周边美食的好去处。

这条如今充满活力的巷弄,前身是名为“市场二巷”的背街小巷:长约百米、宽仅两米,两侧低矮房舍与餐馆烟道交错,管线杂乱,路面坑洼泥泞,巷口仿佛贴着“慎入”的标签,连不少当地居民都选择绕行。

改变始于2021年,贡井区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市场二巷名列其中。在完成基础硬件升级后,2024年5月,由杨慧莲领衔的巨匠艺术专业彩绘团队进驻,决定为这条旧街巷穿上一身“花衣裳”。

猫猫巷 记者 宋姿熠 摄.jpg

猫猫巷(局部) 记者 宋姿熠 摄

“刚开始是按照设计稿来的,画着画着就跑题了……”杨慧莲表示,在一次绘画中,她被房顶几只猫咪吸引,随兴将其添入画中,并将画作拍下来发到短视频平台,意外获得网友一致好评。

大家纷纷建言献策:“多画点猫猫,画大点”,添上“橘猫”“龙猫”还有“财神爷”。创作团队“听劝”,随即采纳多方建议,融入本地井盐、恐龙、彩灯等文化元素及流行符号,甚至结合当天天气、周遭路人状态,边设计边创作,打破原有计划。

游人打卡 记者 宋姿熠 摄 (2).jpg

游人打卡 记者 宋姿熠 摄 

一个月后,旧貌换新颜:300多只形态各异的猫咪“爬”满了巷道墙壁、管道、空调外机甚至电表箱,伴以丰富的本地文化标识和潮流图案,绘制的热情延伸至居民楼道甚至楼顶。据统计,“猫猫巷”创作范围超过500米,画面覆盖3000余平方米,其中不乏两层楼高的巨型猫咪。

改造过程中,市民游客便已纷至沓来,“监工”热潮见证了“一天一个样”的蜕变,喜悦溢于言表。“你们把这个卡卡角角画火了!”成为常见的称赞。

如今的“猫猫巷”不但装点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还成为连接周边文旅消费链条的重要节点:周末先到猫猫巷打卡拍照,再逛旭水河对岸贡井老街,参观自贡抗日献金运动陈列馆,在南华宫戏台下小坐片刻泡上一杯盖碗茶,隔壁就有酥脆的“徐锅盔”,再来上一碗甜甜的“姐妹八宝粥”……

“‘猫猫巷’作为旧城改造的一个样本,在提升居民文化生活品质的同时,也带火了周边区域人气,拉动了消费。”贡井区筱溪街道党工委委员周游认为,公众的喜爱证明了改造的成功。


城市为布

艺术力量照亮盐都角落


“猫猫巷”的成功让杨慧莲团队名声鹊起。单条视频浏览量突破200万人次,印证了传播热度。此后,沿滩区仙市古镇的仙侠人物、自流井区飞龙峡的蘑菇森林系列、富顺狮市镇的“狮市如意”等多处彩绘项目陆续完成。

狮市古镇墙绘(资料图).jpg

狮市古镇墙绘(资料图)

他们的画笔还延伸至校园:与贡井青杠林小学学生共绘文化墙,在汇东实验学校周边创作“知识阶梯”及“冠军之路”。其中“冠军之路”汇聚了11名冠军,包括中国奥运金牌第一人许海峰,乒乓球世界冠军孙颖莎、王楚钦,以及高敏、董超、吴艳妮等5名本土冠军。

壁画不只是装饰。2025年7月初,“猫猫巷”一处墙面因渗水出现剥落。在进行修复时,杨慧莲创作了一整面写实风格的“女战士”壁画像,画面醒目处书写着“勿忘国耻 强我中华”。这幅寄托家国情怀的作品完工日恰在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88周年,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完工当天,年过七旬的退役老兵倪仁贵路过巷口时驻足良久,他告诉记者,打算回家穿上军装后再过来合张影、敬个礼。

工作中的团队成员 记者 周馨钰 摄.JPG

工作中的团队成员 记者 周馨钰 摄

杨慧莲团队由一群毕业于央美、国美等知名美术院校的年轻人组成,他们来自各地,因画结缘。镜头前,他们一起工作、共同出镜,偶尔跳起轻松但略显生涩的舞蹈。“等忙完这一阵,静下来好好搞艺术创作”是共同的念想。

但眼下,业务已排至年底,“干不完的活”正成为另一种幸福的烦恼。成长于四川绵阳的杨慧莲,2019年以壁画师身份来到自贡,随后在2021年创立巨匠艺术,如今业务遍及川内多地。她的春节力作《哪吒之魔童闹海》曾登上《中国日报》英文版,广受关注。

微信图片_20250708140300.jpg

杨慧莲在创作中 记者 宋姿熠 摄

“现在走在街上总会被人认出来……”杨慧莲笑言道,自贡人从来没把自己“当作外人”,在小区门口作画时,有人会主动送来饮料和水果,还关心她有没有找对象。多年的接触,让杨慧莲对这座城市了如指掌,她不仅了解盐帮菜分为盐商菜和盐工菜,也清楚附近哪家餐馆“味道特别巴适”,更钦佩接触过的城市管理者的豁达和包容,以及给予的自由创作空间。

杨慧莲至今记得,在创作“猫猫巷”的过程中,街道和社区的负责人对她说:“相信你们的专业和创意,想怎么做就尽管放手去做。”


添彩“最美街道”

提升城市品质的艺术实践


杨慧莲团队的创作不仅美化了街容巷貌,也融入了更高层次的城市品质提升项目。7月8日下午,自贡市城市规划设计院、贡井区住建局、贡井区长土街道黄泥坳社区以及巨匠艺术负责人,从征集上来的上百幅儿童作品中,确定11幅为阳光街“和谐邻里”板块彩绘内容,最终孩子们与专业团队一起,将自己的画作放大到社区墙壁上。

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墙绘 记者 宋姿熠 摄.jpg

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墙绘 记者 宋姿熠 摄

据悉,作为贡井区重点打造的“最美街道”,阳光街毗邻托儿所和贡井区育才小学,目标是建设儿童友好空间。其覆盖西城湿地公园北侧、西侧道路及邻近街区,是该区儿童友好型社区创建核心项目之一。目前,该区域核心亮点——一面超过300平方米的主题壁画“城市英雄”板块已完工。

“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就是我们的城市英雄。”项目设计方自贡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工程师胡洋介绍,“城市英雄”壁画巧妙地利用了公园一侧原有的水泥挡土墙,团队选择小朋友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对警察、消防员、厨师、建筑工人等职业人物形象进行再创作,代表为城市服务的各行各业“城市英雄”。

胡洋多次与巨匠艺术合作,他认为这支年轻团队的作品能敏锐把握流行趋势。他强调,街头艺术作为视觉传达的重要形式,正被越来越多城市用于激活城市空间,赋予旧建筑新活力,唤起市民情感共鸣。

春华路“阶梯之路”(资料图).jpg

春华路“阶梯之路”(资料图)

事实上,自贡近年来在城市品质提升方面有着不少成功实践。如国家住建部示范项目——磨子井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自流井区塘坎上—体育场南路以及沿滩新城古盐路等多条兼具文化、环境与活力的“最美街道”。

画笔落处,亦是归处。对杨慧莲和她的团队而言,自贡已从工作地变为精神原乡。街巷间绘制的盐井、恐龙、彩灯元素,无声传递着千年盐都的文化基因;居民递来的解暑水果、管理者“放手创作”的信任,让异乡青年在此深扎下根。这座包容的城市,正以艺术为媒介,为沉寂的角落注入鲜活的灵魂,让历史文化名城的记忆焕新。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