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四川丨达州万源: 林下种天麻 致富好产业
四川万源,位居大巴山区腹地,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万源市森林覆盖率超过63%,林地资源达到501.8万亩,具有发展林下经济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又被称为“秦巴药库”,已发现中药材1206种,道地中药材达160余种,尤以名贵中药材萼贝、天麻、黄精等驰名中外。
万源农民在林下仿野生环境种植天麻已有些年头。近年来,万源市确立了推动天麻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的路径,天麻种植面积快速增长,目前已达1万亩,林下仿野生种植面积达0.8万亩。根据规划,2026年种植面积将达3万亩,2027年将达5万亩。
今年2月,万源已获得全国特色农产品“天麻之乡”现场认证,明年将申报“万源天麻”中国地理标志商标。万源天麻含有的天麻素等有效成分远高于《中国药典》标准,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该市通过与各大科研院校合作,大力招商引资,不断完善产业链,直指综合产值30亿元目标。
投入大、技术难成限制门槛
千百年来,天麻入药均是采集野生。近年来,天麻虽有人工种植,但因投入大、技术难,陷入“十种九亏”的困境,规模难以提高。万源目前规模化种植业主,均是摸索多年且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华胜农业负责人苟于胜坦言:一旦掌握了技术,回报也是非常可观的。
天麻要如何种植呢?苟于胜介绍,因天麻好阴,温湿度须适宜,通体无须光合作用,所以得选择一块海拔800米至1500米的林地,且地面相对平坦,便于仿野生种植。
每年1月起,就要进行育种。育种的同时要培育密环菌和萌发菌,并准备菌柴。所谓菌柴就是从林地砍伐的非油脂类杂木,断成20厘米长的节块。待天麻花开过后,便在土里埋放菌柴,并放置培育好的萌发菌和密环菌,然后将蒴果中的种子植入菌柴周围。
约次年3月起,再在林下种植基地埋置菌柴,并加入培育好的密环菌,然后将育种基地菌柴周围的土挖开,将小天麻移植到种植基地。小天麻一般种植在菌柴周围,然后盖上土,上面再覆盖树枝、树叶等物。大约10月以后,就可采挖天麻了。前后约需两年。
天麻成熟后须及时采挖,否则会长出箭杆,块茎就慢慢变空。天麻的神奇之处,一是其种子非常微小,一个蒴果中含有三四万粒种子,成活率仅为万分之二三十;二是种子成活离不开萌发菌和密环菌,并有菌柴为其寄生。可想而知,在纯野生环境下天麻有多珍稀。
万源种植天麻,萌发菌和密环菌需外购,埋进土里的菌柴也是一次性的,且天麻种植每三年就得换地,所以种植成本非常高。“像一般的品种,每亩投入成本在3万至4万元,万源特有的乌天麻,每亩种植成本达5万至7万元。”苟于胜说,一般种植户是难以承受的。
经济效益高,联农带农效果显著
华胜农业在官渡镇杜家沟村建了70亩天麻育种基地,并林下种植乌天麻800余亩,乌红杂交天麻600余亩。苟于胜说,天麻亩产平均达5000斤,乌红杂交天麻价格为每斤15元以上,而乌天麻价格则高达每斤60元。因此,每亩天麻产值能达到7万至30万元。
苟于胜2020年起规模化种植天麻,目前累计投入约3000万元,从2023年起才逐步赚钱。像他这样的规模,常年临时用工达四五十人,固定用工八九个人,每年劳务开支约200万元。就联农带农效果来说,由他提供种子和技术,村民参与种植后,收获颇丰。
杜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龚祥波说,他们将70万元中央及省财政集体经济扶持资金投入到华胜农业,每年固定分红5.6万元,公司效益好了还可参与二次分红。并且,全村有40余户农户在公司带动下种植天麻,产值近1000万元,村民纯收入超过500万元。
草坝镇黑池坪村,则是拿800亩林地入股到林晟农业。根据约定,村里每年可得到纯利润3%的分红,每两年可为村集体增收40余万元。同时,黑池坪村也有40余人在林晟农业务工,并有两户农户在公司带动下种植天麻,预计每户纯收入都会超过20万元。
为了促进天麻产业发展,万源市每年预算了40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扶持种植大户及0.5亩以上的小散户。针对小散户的政策是,将天麻种植纳入“五小庭院经济”项目补贴,标准为每亩补助3000元。受此政策惠及,草坝镇小散户种植天麻已达800余亩。
草坝镇镇长张丽娅说,如今农村留守老人多,以五六十岁的两个老人为例,在龙头企业或大户带动下,人均种植1亩天麻,纯利润可达三四万元,相当于年人均增收一两万元。
扩基地、强加工,做大产业规模
万源市通过与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及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达州市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在天麻新品种选育、天麻育种及栽培、加工等方面进行科技攻关,已选育出“万乌一号”“万红一号”“万绿一号”等适合本地的优质高产新品种。
林晟农业在草坝镇种植天麻3200余亩,在石窝镇种植800余亩。跟华胜农业一样,也是目前万源市重要的天麻种植领军企业。万源市将持续培育带动能力强的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天麻种植,并同时向精深加工、市场流通、品牌建设上拓展。
该市还将在永宁镇打造天麻种植现代农业园区。2025年建成初加工厂2座、深加工厂1座,将实现综合产值10亿元;2026年再建成初加工厂1座、深加工厂1座,培育县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1家,将实现综合产值20亿元;2027年建成精深加工厂1座,富硒天麻综合体1座,培育县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2家、省级1家,将实现综合产值30亿元。
如今,林晟农业已投资800余万元,在永宁镇完成了加工基地一期工程建设,天麻果、天麻片烘干,以及天麻面条、天麻酒加工技术已经成熟。“我们还将在石窝镇建一条加工生产线,两地日加工能力将达到16吨,可完全消化现有种植基地的加工需求。”总经理杨德赟说,他们还将在基地建设萌发菌和密环菌的培育工厂,那样生产成本会更低、带动能力会更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