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坚守丨建筑木工:用汗水浇筑城市未来
7月16日上午10点,成都温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温度已攀升至34℃,东方妍美(成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基地项目工地上,滚滚热浪扑面而来。
在支模施工作业区内,47岁的木工邓小辉与往常一样在 “关盒子”。他一边麻利地操作着,一边向记者解释:“‘关盒子’是工地建设非常关键的一步,得把木板仔细支棱起来,用钢钉牢牢固定成长方体,之后把混凝土倒进去,等混凝土干透,就成了项目的重要支撑。这活儿看着简单,实则半点马虎不得,尺寸差一点都可能影响后续施工。”
“虽然天气热,但要干就要认真干。” 邓小辉抹了把脸上的汗,汗珠顺着他黝黑的脸颊滑落。从事木工十多年的他,双手布满老茧,那是常年与木材、工具打交道留下的印记。就是这双粗糙的手,却能精准把控每一处拼接缝隙。说话间,他拿起身旁一个大容量水壶猛灌了几口。“天气热,每天要喝五六壶水,以前一天一两壶就够了。” 他笑着拧上壶盖,眼角的皱纹里嵌着未擦去的汗珠。
不一会,邓小辉又蹲在地上专注地操作着电钻,钻头与木板摩擦产生的焦糊味混杂着热浪飘散在空气中。“天太热木材容易裂,得先一块块检查。” 他头也不抬地对记者说,生怕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影响工程质量。
为应对持续高温,工地也是下足了功夫。不仅灵活调整了作业时间,避开正午高温时段,还配备了藿香正气水、绿豆汤、冰西瓜等防暑物资,让工人们在工作间隙能清凉一下,宿舍内安装的空调,更是让大家在辛苦工作一天后,能舒舒服服地睡个好觉,在保障工程进度的同时,守护着工人们的健康。
谈及家人,邓小辉的眼神柔和了许多。“爱人在广东打工,一年就只有在过年的时候能见一次面。” 他掏出手机,小心翼翼地划开屏幕翻看女儿的照片,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大的上大学,小的读小学,再苦也要供她们读书,她们能读到什么时候,我就要供他们到什么时候。”
邓小辉和工友们浇筑的每一块模板,都在为这座城市的未来添砖加瓦。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却用最质朴的方式在高温下坚守,用双手撑起家庭的幸福,书写着平凡而坚韧的奋斗故事。
记者:杨柳 喻小芬
图片:何畔
编辑:小米
审核:陈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