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 正文

赛场激战正酣 场外非遗“出圈”:村BA流量如何“浇灌”文化传承沃土?

2025年07月15日 09:23

7月11日,四川省第三届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 BA)总决赛开幕式在宜宾市珙县巡场镇三合村盛大启幕。这场篮球狂欢之夜的炽热气息,几乎点燃了整座县城。欢呼声浪与炫目灯光在赛场交织碰撞,而场外那片流淌着千年时光的非遗展示区,更引得无数观众驻足流连。


现场人头攒动

当篮球的热血激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厚重底蕴在此相遇,这场“篮球赛事+非遗”的跨界融合,不仅为这场乡村体育盛会注入了独特的文化魅力,也让沉睡千年的非遗技艺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焕发出崭新活力。


新津绳编(宜宾融媒 黄铄然 摄)

决赛哨声尚未吹响,非遗展示区早已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指尖轻旋间,蓝白相间的蜡染布料上,古朴纹样如花朵般悄然绽放,一件件精致的蜡染静静诉说着苗家指尖流淌的千年史诗;纤巧的麦秆在非遗巧匠手中被赋予新生,幻化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麦秆画;激昂的川南山歌穿透喧嚣,与节奏明快的苗族芦笙遥相呼应,古老的旋律在年轻观众心中漾起阵阵涟漪……这场赛事,早已超越竞技本身,升华成一场传统与现代深情对话的文化盛宴。


嘉宾驻足了解非遗(宜宾融媒 黄铄然 摄)

“没想到来看球赛,还能‘淘’到这么多宝贝!” 来自成都的游客张先生手持刚入手的蜡染文创,难掩兴奋,“这可比普通纪念品有意义多了!”非遗展区内,精巧的镂印版画、醇香的王家白酒、让人垂涎的僰乡猪儿粑……各式各样特色非遗产品琳琅满目,引得游客纷纷驻足欣赏、选购。


羌族刺绣(宜宾融媒 黄铄然 摄)

据悉,本次盛会特别邀请了来自川内各地30位手工艺大师现场展示绝活。这其中,既有珙县本土的苗族蜡染技艺省级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熊宗会,麦秆画市级传承人、省级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李德芬,也有来自泸州的油纸伞大师,以及代表羌绣、蜀绣、彝绣、绵竹年画等四川代表性非遗项目的顶尖传承人。他们以匠心为笔,以技艺为墨,在赛事的舞台上共同勾勒出四川非遗的璀璨图谱,让古老传承在现代语境中绽放出愈发迷人的光彩。


苗族蜡染技艺(宜宾融媒 黄铄然 摄)

苗族蜡染技艺省级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熊宗会,同时也是一名乡村工匠。在得知有平台能展示非遗的第一时间她便认为这是个难得的契机,“作为非遗传承人,推广和发扬蜡染技艺是我们的责任。过去,蜡染多用于百褶裙等大件服饰装饰,现在我们创新推出了许多适合年轻人的实用小件文创,价格亲民,这对蜡染的普及很有帮助。”


麦秆画(宜宾融媒 黄铄然 摄)

“如今关注非遗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也在与时俱进,创作更多实用的文创产品,就是想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这项非遗。” 麦秆画市级非遗传承人李德芬表示,现在来学习麦秆画技艺的人不少,但要真正坚持下来,需要极大的定力和耐心。因此,她格外珍惜这次 “村 BA” 带来的展示机会,期盼能让更多人认识、了解麦秆画,未来也能有更广阔的推广渠道。



三台剪纸(宜宾融媒 黄铄然 摄)

来自绵阳的三台剪纸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兰小奇表示,作为非遗传承人,自己有责任将这项文化带到老百姓身边,让大家真切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进而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我从事剪纸创作已有五十多年,徒弟遍布省内外。” 兰小奇坦言,以往一幅精品剪纸要卖到几千元,普通百姓难以接受,为此,她琢磨出接地气的法子——把剪纸做成钥匙扣,十块八块就能买一件,年轻人喜欢,不知不觉就把文化“带”回了家。而她的作品皆为原创,既充满巧思,又饱含吉祥寓意 —— 既有融合熊猫、三星堆元素的“川味”剪纸,也有承载“鱼跃龙门”“吉祥富贵”“福寿双全” 等美好祝愿的经典题材,每一件都透着对传统与生活的热爱。


新繁棕编(宜宾融媒 黄铄然 摄)

体育搭台,文化唱戏,推动乡村振兴。在这场体育赛事中,篮球点燃了乡亲们的参与热情和凝聚力,而非遗则赋予了赛事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一场赛事让这些承载着乡愁和智慧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乡村真正活起来、火起来,成为乡亲们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